报料微博

微信

科技教育主题活动 西安十九中学子以少年之名赴科技之约

西西新闻  @2025-10-29

字号

10月27日清晨,西安市第十九中学槐园内,晨光与槐香交织,师生共聚国旗下开启新一周的学习时光。庄严的升旗仪式后,八年级五班罗德阳、杨伍琪凡、吴鑫怡、杨伍琪菲、姬薛洋一五位同学以《科技点燃梦想,创新引领未来》为题发表演讲。
 
他们从教室智能白板、实验室电流现象讲起,延伸至神舟飞天、深海探测等国之重器,用“可转动地球仪”“分段测量操场面积”等身边案例诠释:创新不是遥不可及的大事,而是“多想一步”的坚持,“试试别的”的勇气。高中英语教师杨欢则从语言角度切入,强调英语作为“全球科技通用语言”的重要性——读懂人工智能英文报道即与前沿思想对话,用英语撰写环保发明设想即搭建创新桥梁,勉励学子以“科技心”求知,以“创新力”实践,在量子计算、生物科技等新领域开辟中国青年航道。
 

作为学校“国槐三原色”育人体系下“蓝色栋梁课程”的生动实践,第五期“槐园科技栋梁课”邀请2009届校友、驻法核工程师张立波带来《初探核聚变聚焦能源新世纪》主题分享。他从“电从哪里来”的生活痛点切入,对比传统能源困局,引出核聚变作为清洁高效能源的潜力——轻原子核融合释放巨大能量,原料氘氚取之不尽,放射性废物极少,安全性高。通过托卡马克装置这一“人造太阳摇篮”的科普,他展示了中国在核聚变领域的领跑姿态:EAST装置实现1亿度离子温度与1000秒持续运行,“中国环流三号”突破“双亿度”大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项目中的中国贡献令世界瞩目。面对约束瓶颈、材料极限、成本高昂等挑战,张立波以“不要踌躇抱怨,乐观面对挑战”的科研精神激励学子,正如槐树深扎根方能枝繁叶茂,科技探索亦需脚踏实地。

课程结束后,学生们的感悟印证了科技教育的深远影响。高一五班程一墨明确了物理学科深耕计划与资源保护责任;高一三班成小桃以中国参与ITER项目为荣,立志在学习上挑战难题,在生活中保持观察;初一三班卞瑞倩从原理层面理解核能“质量亏损”,决心以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岳思琪则认识到化石能源困局,决心通过书籍、视频拓展科技视野。这些青春声音彰显着“蓝色栋梁课程”培养“身心健康,善于规划,拥抱科技”家国栋梁的目标。
 
据悉,建校于1956年的西安市第十九中学,正以“国槐三原色”育人体系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教育之问。红色“扎根课程”厚植家国情怀,蓝色“栋梁课程”培育科技素养,绿色“成长课程”关注全面发展。

据介绍,此次科技教育主题活动,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场精神的传承——以核聚变般的热情探索未知,以槐树般的坚韧迎接挑战,最终点亮自己、照亮世界。在“科技点燃梦想,创新引领未来”的旗帜下,十九中学子正以少年之名赴科技之约,用创新之力共筑强国之梦。

 

来源/西安市第十九中学
编辑/席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