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料微博

微信

儿童、青少年近视人数攀升!如何在成长中守护明亮双眸

西西新闻  @2024-12-30

字号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幼儿园或者小学视力检查中被告知视力不佳,这到底是什么情况,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来科普一下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危害以及防控。

孩子的眼球是一个屈光器,光线进入眼睛时,首先经过角膜,角膜是一个透明的凸透镜结构,可以初步聚焦光线,初步聚焦的光线进入瞳孔,瞳孔依据光线的强弱,自动调节大小,光线强时,瞳孔缩小,减少光线进入,光线弱时,瞳孔扩大,增加光线进入,此后,光线到达晶状体,晶状体是一个弹力可塑性极强的双凸透镜结构,依据视物远近,通过睫状肌的调节,改变晶状体自身曲率,视物远时,睫状肌松弛、晶状体变薄,焦距长;视物近时,睫状肌紧张,晶状体变厚,焦距短,最终光线聚焦落在视网膜,视网膜上感光细胞丰富(主要为视锥、视杆细胞),在光线充足情况下,视锥细胞负责处理彩色视觉,光线不足情况下,视杆细胞负责处理黑白视觉,视网膜中央凹,即黄斑,视觉最敏锐,此区富含叶黄素,叶黄素具有抗蓝光、抗氧化作用,可以缓解视觉疲劳,视网膜是眼球内非常关键的一个结构,可以将进入眼球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传入大脑,形成视觉。眼轴为角膜顶点到视网膜黄斑中心凹的距离。近视是眼轴长度、角膜、晶状体等参数之间动态匹配的综合结果。角膜曲率高,晶状体增厚,容易提前聚焦光线,容易造成曲率性近视;而轴性近视是近视的主要类型,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都可以导致眼轴增长,发生近视,环境因素主要包括近距离疲劳用眼,近距离用眼,导致睫状肌紧张,悬韧带松弛,晶状体变凸,不同方向的压力作用下导致眼球变长,此外高糖饮食也可以导致眼球变长。
 

数智化时代背景下,孩子们学业繁重,电子产品的使用丰富了日常的学习生活,孩子们的眼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儿童、青少年近视率节节攀升。研究表明,在中国、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高中毕业阶段,孩子们的近视率高达80%-90%,其中高度近视占据10%-20%。然而,近视,尤其是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危害不容小觑。眼轴的长度在近视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眼轴过长与病理性近视的并发症息息相关。

正常情况下,新生儿的眼轴约16.5mm,9月龄时约20mm,依据2022年新版眼轴长度参考标准,6岁时,眼轴约22.46mm,除去生长发育因素,每年正常增速为0.2mm,正常成年人眼轴长度约为24mm。理论上,眼轴增长1mm,近视增加300度,高度近视(600度及以上)或病理性近视,眼轴过长,可以导致视网膜牵拉、变薄,视网膜变性,甚至出现裂孔,进一步视网膜脱落,亦会导致早发性白内障以及青光眼,这些疾病目前的医疗手段并不能达到一个治愈的效果,因此,高度近视、病理性近视可能会导致无法矫正的视力丧失,即失明,而且矫正潜在的屈光不正(佩戴眼镜、近视手术)并不能阻止这些高风险致盲病变的发生。而儿童、青少年近视,有比较大的概率会发展成高度近视,因此预防儿童、青少年近视,尤其是高度近视,至关重要。

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已确定的主要风险因素是高强度的近距离用眼活动以及户外活动时间减少。因此,儿童青少年的近视防控主要是围绕这两点来进行定期视力检查:三岁开始建立视力健康档案,定期检查视力、视功能及眼科A超等检查(包括眼轴、角膜曲率、晶状体厚度等参数),可以了解当下视力情况的基本逻辑,及时进行干预;减少近距离用眼,写作业、阅读时,保持正确的姿势,做到“三个一”(手离笔尖一寸,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缘一拳)和“三个20”(近距离用眼20分钟,应望远20英尺,约6m,20秒及以上);尽量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户外+运动,平常每天保证至少户外2小时,尽量去空旷的公园等地,周末时间可以增加,阳光充足的情况下,户外时间越长越好,并且,在户外搭配运动,多巴胺分泌增多,多巴胺也有抑制眼轴增长的功效,户外+运动可以更好地控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饮食中控制糖的摄入;发现眼轴增长过快时,建议及时就医,查明原因,尽早使用正确的防控措施,例如补充叶黄素、配镜、使用低度阿托品等。

眼睛是感知世界美好的重要器官,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公共卫生问题,希望家长们尽早重视孩子的视力,进行积极防控。

文/
 江菲(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