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红石矿体20个 金矿化带6条,旬阳县仁河湾矿区资源量超70万吨
西西新闻 @2024-11-26
中陕核二二四大队地质调查院实施的“陕西省旬阳市仁河湾金(金红石)矿普查项目”是陕西省首批开展的唯一一个金红石战略储备矿种普查项目。根据目前勘查成果显示,仁河湾地区金红石品位高、规模大,是国内已发现品质较好的天然金红石矿床之一,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和经济利用价值。
创新引领:另辟蹊径寻矿带
陕西省旬阳县仁河湾金(金红石)矿普查项目原是以金为主攻矿种的项目。项目前期,将以往发现的金矿化带及发现的金化探异常地段作为重点开展工作,但因该地区金成矿的特殊性,致使在金地找矿中偶有线索发现,但迟迟没有实质性突破,勘查评价效果的不理想致使项目推进陷入瓶颈。二二四大队领导及项目组人员重新梳理现阶段勘查工作以及前人取得的化探和地质成果资料,积极转变思想,寻求突破口。
野外勘察照片
经过深入的研究分析,发现了勘查区洞河岩群的多地段显示了极为明显的钛元素异常。此外在区域地质矿产资料的梳理中,发现区域上相同层位曾发现过金红石(二氧化钛)矿床。鉴于此发现,项目组决定转换思路,探索性地将钛元素的异常和金红石的找矿线索作为突破项目推进瓶颈的方向。原本的“星星之火”业已燎原,项目组锚定目标,通过槽探、钻探、岩矿测试等手段最终确定并初步控制了5条规模均接近或超过2公里的金红石矿带。至此,项目另辟蹊径,在综合找矿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金红石矿石
镜头下的金红石矿石
成果斐然,金红石资源开发启新篇
金红石,这一提炼钛的关键矿物,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耐高温、耐低温、耐腐蚀、高强度及低密度,成为军工、航空、航天、航海等领域不可或缺的原材料。面对我国钛资源严重依赖进口的现状,金红石矿的勘探与开发显得尤为重要。仁河湾地区金红石矿的发现,无疑为我国钛产业链的自主可控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通过地质队员不懈努力,仁河湾项目成绩斐然。截至日前,矿区共圈定金红石矿体20个,金矿化带6条,初步估算金红石(二氧化钛)资源量70多万吨,矿床规模可达大型,且进一步开展工作有望实现超大型矿床的突破。这一成果不仅丰富了我国金红石资源储备,也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项目的成功实施也为地质勘查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展示了地质工作者在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编辑/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