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安康发现8条辉绿岩矿体,经济价值达百亿,引领乡村振兴“产业旺”
西西新闻 @2024-11-26
“从装饰行业角度来看,白河石材用途广泛,既可以加工成外装产品,也可以做成内装产品。白河石材资源丰富,品种也比较独特,我觉得白河石材的市场很广阔。”在安康市白河县石材座谈会上,中国石材协会的专家们给予白河石材充分肯定。
如今在白河石材产业发展如火如荼的背后,正是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陕西总队精准对接社会发展需求,通过白河县构扒镇辉绿岩石材矿预查—普查项目的实施,给出了一系列地质方案,使得在当地稀松平常的石头变废为宝。该项目找矿成果显著,对于推动当地石材产业的规模化、集群化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为服务乡村振兴、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辉绿岩:赋能建材产业 奠定坚实资源基石
谈及辉绿岩,许多人或许会感到陌生,然而提及它的“孪生兄弟”之一的玄武岩,想必大家便耳熟能详,嫦娥五号所带回的珍贵月壤样本正是玄武岩。与熠熠生辉的玄武岩相比,同为岩浆岩的辉绿岩则显得更为“神秘低调”,其通常在地下深处由岩浆在高压下缓慢冷却结晶形成,因此结构往往更加致密和坚硬,以其华丽的外观和独特的纹理可作为优良的饰面石材使用。
找矿践初心,实干绘底色。陕西总队作为省内唯一一支以非金属矿勘查为主的建材地勘队伍,为陕西省水泥、玻璃、石材等建材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保障。白河县地处秦巴山区,自然资源条件不佳,经济基础较为薄弱。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以来,陕西总队在前期白河石材找矿线索的基础上深入调查、综合研究,先后申请了“白河县构扒镇一带辉绿岩石材矿预查”“白河县构扒镇一带辉绿岩石材矿普查”陕西地勘基金项目。
白河石材:百亿经济引擎 助力乡村振兴
多年来,地质技术人员穿越茂密的山林,攀越陡峭的山峰,蹚过湍急的河流,用地质锤不断敲击,反复研究每一个细节,不错过任何一个可能的发现。经过艰苦的努力,终于实现了南秦岭火山岩区石材矿找矿突破,发现并控制8条辉绿岩矿体,共探获推断资源量2800万立方米,为一处大型石材矿山。此次探获的白河辉绿岩矿石花色美观独特,装饰性能优异,加工技术性能良好,具有高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符合饰面石材中高端市场需求,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经济价值和发展前景。
本次省级地勘基金项目的找矿突破,为白河县石材产业的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潜在经济价值高达百亿元,为白河县注入新的产业活力。如今,白河县依托石材找矿成果建立了白河石材产业园,立足资源优势,按照绿色、专业、链式、集约、融合发展思路积极有序推进石材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配合陕西总队后续提供的系统规划综合开采和矿体围岩综合利用方案,可有效消除以往石材矿山开采高陡边坡,实现地形重塑,通过景观修复与再造、土壤重构、生物多样性恢复等诸多环节,全力实现当地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齐头并进,为地质工作服务乡村振兴探索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绿、百姓富的乡村振兴“石”现之路。
编辑/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