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现场解纠纷 助力企业轻装上阵
西西新闻 @2025-09-28
字号
一边是民营企业的“收款难”,一边是供水水厂的“质量忧”,这场纠纷还关系到二十多万居民的用水安全。
近日,榆阳法院高新法庭审理了一起涉及两家企业的建设工程合同纠纷。一家是知名民营水处理设备公司(原告),另一家是本地重要的民生供水企业(被告)。双方因设备工程质量问题产生矛盾,闹上了法庭。
矛盾焦点在哪里?设备公司觉得水厂拖欠货款,水厂则认为设备有问题,售后也不及时,双方各执一词。这笔账款对民营企业来说至关重要,而水厂的稳定运行更是直接关系到城区二十五万居民的日常用水,案件处理刻不容缓。
为了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减轻双方打官司的负担,承办法官成熙没有简单开庭判决,而是主动走出法庭,直接到制水厂区实地调查。他仔细查看了设备运行情况,面对面听取双方意见,把复杂的争议一点点理清楚。
在充分掌握情况后,成熙法官组织双方在现场开起了协调会。他依据合同条款,对水厂提出的运营成本、售后、质保范围等问题进行了专业分析,帮助双方厘清各自的责任。
设备公司坦诚表示,作为民营企业,确实常常被“应收账款”拖慢脚步,资金周转压力大。他们愿意对确实存在的质量问题负责维修,但合同范围外的则需要有偿服务。水厂则回应,付款资金有保障,并非故意拖欠,但设备交付后出现的问题也不能忽视。
法官抓住关键,引导双方对问题进行分类处理:能立刻解决的,当场督促落实;责任一时难定的,则严格按合同约定分析。双方都承认,这次矛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平时沟通不畅,而且他们还在进行二期项目合作,都希望通过法院搭建的桥梁,重建信任,继续合作。
来源/榆阳法院
编辑/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