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料微博

微信

西安六十三中师生共观阅兵式 以史为鉴厚植家国情怀

西西新闻  @2025-09-04

字号

2025年9月3日,适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上,一场以“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为主题的阅兵仪式庄严启幕。联合军乐团激昂的旋律与受阅将士整齐的步伐,不仅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国防的硬核实力,更以一场生动的历史课,将“和平来之不易”的信念深深镌刻在国人心中。

当日上午,西安市第六十三中学将这场举国关注的盛典转化为一堂意义非凡的“德育课”。全校师生齐聚教室,通过直播画面共同见证历史时刻。教室里,教师与学生并肩而坐,目光聚焦于屏幕中的每一个震撼瞬间——老兵方队花车上,白发却挺拔的身影令人动容;装备方阵中,大国重器彰显的科技实力令人自豪;战机划破长空的尾焰,更如同一道道写满使命的轨迹。
 



“当看到老兵爷爷敬军礼时,我忽然明白了‘传承’二字的重量。”五年级三班陈梓浵在观后感中写道。笔触稚嫩却真挚:“爸爸说,他们曾为我们流过血。现在我要努力学习,让祖国更强大,这才是对英雄最好的报答。”阅兵式后,学生们的思考从屏幕延伸至纸面。五四班徐梓厸以“国威与责任”为题,记录下战机呼啸而过时的震撼:“这强大是先烈用生命换来的,也是建设者用汗水浇灌的。作为新时代少年,我们要像战士一样刻苦,让中国梦早日实现。”六年级四班崔俊熙则用“整齐的步伐”比喻学习态度:“战士们走得齐,是因为日日苦练。我也要改掉粗心的毛病,像他们一样专注。”

高年级学生的思考更具深度。八一班韩启烨从装备迭代中看到和平真谛:“从‘小米加步枪’到‘大国重器’,强大国防不是为了战争,而是为了守护和平。我们能战,方能止战!”同班方玉婷则以“3500万”这一数字切入历史:“今天的和平是无数生命换来的,阅兵式上的雷霆之势,既是对历史的告慰,更是对未来的宣示——我们绝不让悲剧重演。”

“这场阅兵是鲜活的德育教材。”该校相关负责老师表示,“当课堂从教室延伸到国家庆典,爱国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具象为老兵的皱纹、战士的汗水、战机的轰鸣。我们希望学生通过这样的仪式,将家国情怀转化为内在动力。”而学生们的观后感正逐渐汇聚成一幅“强国心愿墙”。七三班刘馨裕写道:“我要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因为强国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八四班魏依诺则用诗意的语言表达敬意:“岁月静好,只因有人负重前行。致敬最可爱的人,也请等待,我们终将接过这面旗帜。”

这场特殊的“阅兵课”,让历史与现实在少年心中完成了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当直播画面定格在天安门广场的璀璨烟火中,西安市第六十三中学的师生们已悄然将“铭记”转化为“行动”——以知识为剑,以担当为盾,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书写属于这一代人的答卷。

 

来源/西安市第六十三中学
编辑/席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