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靖边县公安局:打造“警+N”联动格局 有效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西西新闻 @2024-12-20
为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提升学校安全防范能力,近期,榆林市靖边县公安局以“护校安园”行动为载体,打造专职护学岗民警、交警、派出所民警+职能部门、学校、志愿者、社会安防等力量组成的“警+N”联动格局,有效维护校园及周边秩序安全稳定。
“主体+主责”全面推进,建立日常联动机制。构建联合机制。会同检察院、妇联、团委、教体、文旅、市场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常态化对校园周边旅馆、网吧、店铺、流动摊点、出租房屋等治安复杂场所开展全方位集中摸排,全面形成校园安全管理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确保隐患清零不反复。行动以来,组织开展校园及周边治安集中清查行动16次,检查各类场所322家次,整改隐患18处,下发《公安提示函》1份。构建应急单元。重点围绕校园“人防、物防、技防”建设,畅通警校沟通反馈渠道,充分整合调动公安民警、学校保卫干部、保安人员、家长志愿者和学校周边社区、商圈(商铺)保卫等群防群治力量参与最小应急单元。目前,组建应急单元1个,开展实战演练1次,保证遇有突发事件能有效做好先期处置。构建严打态势。坚持涉校案件“4个优先”原则,即优先出警、优先受理、优先立案、优先侦办,整合法治副校长、校园保安等职能优势,建立辖区派出所、刑侦、治安对校园暴力、家暴等违法行为及涉校矛盾纠纷等情况开展联合处置机制。行动以来,共排查化解涉校矛盾纠纷1起。
“治理+优化”整体推进,守护管控靶向发力。突出重点守护。坚持“严之又严、细之又细、实之又实”的原则,制定“护学岗”“高峰勤务”工作机制,启动护学岗144个,对辖区中、小学及幼儿园上下学期间实行定人、定岗、定时、定责。突出立体巡防。采用“视巡+车巡+步巡”相结合的方式强化校园及周边治安巡逻管控,切实做到校园门口“见警察”、校园路段“见警车”、校园周边“见警灯”,强化“点线面”管控,提升安全管理水平。行动以来,出动警车235车次,警力942人次。突出交通治理。对校园周边缺失、损坏的交通标志、标线、减速带等设施查漏补缺,确保标志标线齐全有效。同时依托屯警街面优势,加大校园周边的交通违法整治力度,有效确保广大师生出行安全。行动以来,共修复校园周边交通标志标线等设施7处,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440余起。
“传统+科技”全力推动,优化防范管理能力。注重防范管理。持续强化安防系统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在辖区144个校园重点部位安装校园“一键式”报警系统,确保一旦发生危险或紧急情况,公安机关能够第一时间快速响应、快速处置。行动以来,开展“一键式”报警模拟演练4次。注重力量优化。健全完善校园安保人员背景审查机制,对保安、保洁等职工逐一“过筛子”,一旦筛查发现有犯罪前科人员,督促校方予以转岗。同时,对发现年龄过大、技能严重不足的保安员,要求校方及时调换,确保形成校园安全队伍战斗力。注重数据赋能。按照“警情主导、数据汇集、实时管控”的数据赋能理念,积极融合各类涉校数据,开展校园视频“全时空”巡防,确保能够实时指挥调度,全面提升校园周边安全管控能力。
“宣教+提能”一体融合,安全教育同向发力。法治宣传进校园。选派22名民警担任144所校(园)法治副校长和法治副校长助理,强化反欺凌、反暴力、反拐卖、防性侵、防诈骗、防毒禁毒、防交通事故等“三反四防”法治教育、安全教育,增强学生自觉守法、抵御不良侵蚀的意识和能力。行动以来,累计开展进校宣传31次,发放宣传单3000余份,受教育学生20000余人次。技能培训进校园。行动以来,联合教体局、保安公司常态化组织开展学校保安员培训,通过手把手教学、观看实战演练操作视频、现场操作演练等方式,强化保安人员钢叉、盾牌、警棍等器械使用,不断增强保安员应变处突能力,守好守牢校园安全第一道防线,目前已组织开展2批次431人培训。应急演练进校园。将校园应急处突能力建设纳入工作重点,指导学校落实主体责任,围绕防冲撞、防事故等应急工作,制定完善各类应急处置预案,逐一明确岗位人员、岗位责任。强化预案推演,通过模拟火灾、暴力袭击等场景,指导师生开展突发事件的模拟应急演练,及时发现薄弱环节,进一步完善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和预警机制,不断增强学生自救互救、防灾避险能力,有效提升校园师生应对突发事件处置能力水平。行动以来,开展各类校园演练4次,收到了良好的预防效果。
来源/靖边公安
编辑/董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