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料微博

微信

先行者:经开发展“溢出效应”,“北跨”建设源动力

西西新闻  @2023-02-27

字号

一方水土,一方情愫。
 

渭河是陕西人的母亲河,已生生不息地流淌了几千年,承载着几辈人的生活印记。一条条“致富路”,一个个“发展港”,在这片热土上沿河而建,一座座“幸福城”,一片片“开发区”在这片沃土上一一兴起。
 

 

在渭河流域的滋养下古老中国的文化横轴徐徐展开,将宽广富饶的关中平原一分为二,孕育了千年古都西安,作为西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西安在关中平原城市群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西安市“北跨”发展行动方案》的制定实施,标志着大西安“北跨元年”就此拉开帷幕,开启了南北呼应的拥河发展时代,经开区依托临空、临站、滨河的区位优势和“一河两岸”的产业布局,成为支撑西安向北拥河发展的先行者,成为“北跨”的主力军
 

三十年韧性发展,经开区助西安一路向北迈入“渭河纪元”
 

 

近几年,提高城市综合能级已成为大西安发展的一个高频词,而西安传统的环状发展框架已经成为限制其发展的桎梏,主城区开发趋于饱和。如何补足城市短板,提高城市的承载力、辐射力、影响力,寻找新的增长极成为西安发展的重中之重。
 

向南,需要严守保护秦岭的生态红线;向东看,骊山和白鹿原等自然生态,对城市发展、布局也有一定限制;唯有的腾挪空间,便是地形平坦、人口充足的北面和西面。特别是西安向北,是广袤的渭河冲积扇平原,具备大规模城市建设的先天条件。
 

于是,西安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提出,西安将凸显“九宫格局,棋盘路网,轴线突出,一城多心”的布局特色,立足城北张家堡区域,剑指渭河两岸。总体规划确定拉大城市骨架,城市重心北移,跨过渭河向北拓展的发展战略。2007年,西安市宣布行政中心北迁,开启了西安市中心北移的序章。


此前,城市行政中心迁移不乏成功案例,青岛、哈尔滨、杭州等城市的行政中心外移,不仅实现了老城区空间的释放和功能的完善,还带动了城市新区的开发建设。


经开区身先士卒,用自己的建区历史见证西安“北跨”的发展史。
 

 

早在1992年10月,西安市委、市政府成立了西安未央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曾用名)筹建处,决定在城市北部区域建设开发区,便有了空间意义上的首次“北跨”。次年9月,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成立,将西安的城区从北二环扩展到北三环
 

2003年5月,经开区全面启动了与高陵区合作共建的泾渭工业园(今名“泾渭新城”),为西安城区重心北移探索道路,谱写全面启动“北跨”号角的前奏曲。同年10月,西安农业综合开发区并入经开区,更名为草滩生态产业园,届时,西安城区延伸到渭河南北沿岸
 

2019年12月,根据西安确立的“先进制造业强市”战略,决定推动经开区与临潼区合作共建西安“渭北新城”。2021年3月21日,西安经开区以12个大项目先期投向“渭北新城”,其规模相当于在再建一个“经开区”。两区深化合作,全力招大引强,高效推进园区建设工作,全力助推打造关中先进制造业大走廊、渭北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和秦创原先进制造业示范带,为西安“北跨”整合了资源、夯实了基础。
 

至此,建设西安“大城北”概念形成。
 

 

2022年,西安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了实施“南控、北跨、西融、东拓、中优”发展战略,举全市之力通过北跨发展,打造下一个万亿级经济体量载体。今年的全市“两会”吹响了西安“北跨”发展的“集结号”,2月15日,全市150个推进“北跨”发展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各类资源要素、工作力量和项目布局都将围绕“北跨”聚集。
 

今年是西安全面“北跨”渭河发展的元年,也是经开区建区30周年。站在三十而立的历史关口,经开区以“四新战略”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行动纲领,坚决扛起推动全市“北跨”发展的历史重任,以“经开之为”担当“北跨之进”。
 

秉承“工业立区产业强区”源动力, “四新战略”绘就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为什么说经开区是西安“北跨”的主力军,与地理位置上相近的浐灞生态区、西安国际港务区、西咸新区相比,为什么经开区更适合作为“北跨”的领头羊。
 

 

经开区不管从地理位置、产业结构和城市规划上,是最适合成为西安“北跨”发展的主力担当
 

秉承“工业立区,产业强区”的经开区,为西安“北跨”发展提供产业新支撑、带来新突破。随着经开区30年来深耕北城,一大批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布局,经开区为“北跨”填补了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重要一环,助推西安市充分发挥对全省乃至西北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
 

作为全市工业经济主战场和先进制造业主要承载地,2022年,经开区提出以“构建开放新门户、培育科创新引擎、打造产业新高地、建设都市新中心”为目标的“四新战略”,以“开放、创新、产业、城市”四个突显开发区时代特征的维度为抓手,全面落实好全市推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牢记使命、砥砺奋进,全力打造国际一流创新型经开区,为“北跨”高质量发展率先“破题”。
 

目前,经开区已初步建立“4+4+4”现代产业体系,以陕汽、吉利等为主要代表的汽车产业成为千亿级产业集群,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实现500亿级产业集群,成为西安市“6+5+6+1”产业体系的有力支撑。累计入区企业8万多家,是西部地区世界500强和央企投资最密集的区域之一
 

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经开区全区地区生产总值1125.01亿元,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340.9亿元,增长18%;规上工业增加值423.60亿元,增长10%;外贸进出口总额550亿元,增长28.5%;民间投资114.6亿元,增长15%,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动能和迅猛的发展态势。经开区以产业力量支撑全市“北跨”发展,为西安“北跨”贡献了中坚力量。
 

战略合作共享“溢出效应”,跨区域共建“北跨”再上新台阶
 

一群人一条心,才能走得更稳更久远!
 

经开区的发展对西安“北跨”的意义真正诠释了什么是发展的“溢出效应”。
 

经开区在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向“北”挺进的时候,与未央区、高陵区、临潼区等行政区全面实施战略合作,协同创新,实现了“溢出效应”共享。经开区的30年,也是西安北跨渭河发展梦想照进现实的30年。
 

与未央区合作共建的中心区是经开区的起步区,目前已发展成为产业结构相对协调、配套服务体系完善、综合发展水平最为成熟和城市功能完善的城市新中心。“泾渭新城”是经开区落实“北跨”战略功能园区之一,作为西安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起步区,2009年,在城市发展的全新战略中,经开区和高陵县一起,继续被委以“先行先试”的重任,在全市率先实施统筹城乡试点工作。2021年3月,经开区、临潼区签订合作共建协议,总规划面积约150.6平方公里的渭北新城建设发展进入全新阶段,以“再造一个经开区”的勇气和魄力,吹响再次创业的集结号。
 

经开区发展“溢出效应”的优势价值正在一步步迭新。
 

经开区与未央区、泾渭新城与高陵区的合作共建,是建立在真诚合作、互惠共荣的共识之上,真正实现了1+1>2的社会价值。
 

随着2023年西安市推进“北跨”发展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经开区举行,经开区秦创原·轨道交通创新中心及产业园项目格外引人关注。经开区与高陵区、临潼区、阎良区(航空基地)签订了秦创原先进制造业示范带合作共建框架协议,未来将在秦创原先进制造业示范带产业合作、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开放共享、招商引资等方面建立合作机制,不断加强布局培育,优化创新生态。
 

该项目是经开区全面落实陕西省“三个年”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北跨”战略的重要成果。该项目的顺利推进,得益于政策的有力保障。经开区的顺势而为,成就了自己,也为西安“北跨”迎来了新一轮发展契机。
 

春光正好,暖阳高照,经开区踏着时代的鼓点,吹响建区30周年再创辉煌的号角,与满城春色一同跨入“渭河纪元”。
 

编辑:苏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