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起送价太高、满减不好凑?两部门发文
西西新闻 @2023-06-15
你有过点外卖凑单的尴尬吗?一个人点外卖不够起送费,为了能顺利下单,不得不多点凑单。超量下单既增加了荷包支出,如果吃不完,这些食品还可能被浪费掉。
据市场监管总局6月14日消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商务部联合印发《关于发挥网络餐饮平台引领带动作用 有效防范外卖食品浪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等法律规定,明确网络餐饮平台要科学设置起送价格、满减促销规则,优化满减凑单机制,不将主食纳入满减优惠展示范围,最大限度避免食品浪费。
《指导意见》明确,引导平台进一步优化协议规则,完善凑单满减机制,落实外卖食品标准,规范平台外卖配送服务。加强平台内商户合规指引,鼓励平台建立商户反浪费档案,引导商户设置小份餐品专区,使用绿色包装,并通过首页显著位置展示、流量扶持等方式加强对商户正向引导。
《指导意见》指出,鼓励消费者厉行节约,引导平台进一步优化餐品供给结构,优化餐品信息展示,积极推广小份餐品,强化全流程文明点餐提醒,建立健全消费者节约激励机制。加大反食品浪费宣传倡导力度,鼓励平台加强防范外卖食品浪费政策法规宣传解读,上线反食品浪费在线学习课程,通过多种载体印制反食品浪费标语,宣传普及防止食品浪费知识。
《指导意见》强调,各级市场监管、商务主管部门要加强制度供给,强化对平台企业的日常监管和行政指导,推动构建多方参与的防范外卖食品浪费共治格局。
外卖“起送价”是否该取消?
在外卖平台,除个别商家起送价为0元以外,大多都设置了起送价,普遍在20元左右,也有一些商家起送价达到了30元甚至100元。
中国食品报今年4月曾报道,外卖平台的客服人员表示,外卖平台的最低起送价由外卖商家自行设定。关于“最低起送价导致消费者额外购买自己不愿选择的商品,且造成浪费”的问题,客服人员表示将向相关部门反映,并对系统进行优化。
执法人员在明察暗访中遇到的不少商家表示,他们有自己的苦衷,外卖销售收入中包含了平台扣点、骑手配送费、外卖餐具费用以及红包折扣等环节的支出,外卖起送价直接关乎商家的经营成本和收益。如果他们不设外卖起送价,或设置的起送价过低,就会导致小额订单增多,难以带来利润,甚至无法覆盖经营成本,会让商家陷入“赔本赚吆喝”的经营困境。
但对于消费者而言,想买一杯15元的奶茶,却发现至少要买到20元才能配送,想点一碗10元的皮蛋瘦肉粥,起送价要18元,诸如此类因不够起送价,不得不点一些自己不需要的东西,又麻烦又浪费。
重新分配“起送费”确有必要
关于是否可以设外卖起送价,法律未作明确。据了解,市场监管部门对外卖起送价相关案件的查处并非“一刀切”,而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
此前,浙江台州两商家因设定起送价不合理,未引导消费者按需点餐被市场监管部门责令整改。对此,执法人员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要求餐饮服务经营者引导消费者按需适量点餐,店铺设定“起送价”高于部分食品单价,使消费者不能按需购餐,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消费者选择权,过量购买也会形成食品浪费隐患。
餐饮企业基于外卖成本考量,设置一定的起送额度是业界普遍行为。然而消费者为了凑单消费,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矛盾便油然而生。对此江苏省消保委曾建议,外卖平台和商家可以通过优化配送方案,让消费者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餐饮浪费。比如可以取消起送价的门槛,同时设置合理的配送费用,让消费者可以自主地按需购买商品。商家积极配合,外卖平台也不能当甩手掌柜,应当与商家共同解决这个问题,比如通过利润评估,重新分担“跑腿费”,让各方都能承受。
来源:综合中国食品报、江苏新闻、消费日报等
编辑:韩林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