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料微博

微信

西安:文化创新滋养城市生活

西西新闻  @2023-04-25

字号
古都西安,以丰厚的传统文化积淀而闻名。近年来,西安提升文化场馆建设运营水平,引进高水平演出,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创新文化呈现和传播方式,增强城市文化活力,彰显文化底蕴;结合地域文化创作舞台艺术作品,树起“西安制造”文化品牌,讲好中国故事。

提供高品质文化供给

西安90后音乐剧迷刘昊雨至今还记得2018年在陕西大剧院看经典原版音乐剧《猫》时的心情:“《猫》是我的音乐剧启蒙之作,虽然已经在网上看过不下10遍,但音乐响起的一瞬间,我还是激动得热泪盈眶。”当时,《猫》在中国11座城市巡演,其中在西安连演8场。

从那时起,刘昊雨惊喜地发现,在地处西北内陆的西安也能欣赏到国际水平的舞台艺术。“以前要跑去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才能看到的国际演出,近几年在家门口也能欣赏了。”刘昊雨说。

变化始自2017年10月陕西大剧院正式启用。作为西安标志性文化设施之一,陕西大剧院以国际化表演艺术中心为定位,根据国际专业歌剧声学标准建造,由经验丰富的专业管理团队进行运营,为艺术家提供一流的表演和交流平台,让公众拥有艺术欣赏体验。

“陕西大剧院建成运营后,赶上了中国演出市场快速发展时期,观众规模扩大,高品质的舞台演出向二三线城市下沉。”作为陕西大剧院的运营公司,西安爱乐剧院管理有限公司总监曹继文说,5年来,陕西大剧院累计上演剧目超过900场,惠及观众超56万人次,邀请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万余位艺术家,其中不乏《戏台》《玛蒂尔达》《吉赛尔》《永不消逝的电波》《只此青绿》等国内外经典剧目。
“国宝系列云上音乐会”在兵马俑军阵前奏响

西安推动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将陕西大剧院、西安音乐厅、易俗大剧院、创意谷展演中心等文化场馆打造成公众获取艺术享受、汲取精神力量的殿堂;将大唐不夜城、四海唐人街、易俗社文化街区、北院门风情街等文化街区打造成为中国传统文化集中展示地和文旅消费新场景。此外,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西安国际舞蹈节、西安国际音乐节等艺术盛会,让中外艺术家在线上线下相聚,为西安市民打开了一扇欣赏多元文化之美的窗口。

繁荣城市文化生态

2012年西安交响乐团创建以来,每年以音乐季形式与国内外音乐家合作,为观众带来一场场精彩演出,更坚持通过户外公演、线上音乐会、群众艺术教育活动,将古典音乐带出剧院,融入更多市民群众的生活。

2022年中秋月圆之夜,2022西安交响乐团大雁塔户外公演在全网同步播出,海内外乐迷在乐曲声中共度中秋,累计观看量达1211万。自2013年西安交响乐团户外公演首次举行以来,每年9月,乐团便走出剧院演出。10年来,《卡门》《蓝色多瑙河》《梁祝》《青春舞曲》《中国故事》等中外经典交相辉映,19万人次现场观看,线上播放量累计突破4800万次。

2020年起,西安交响乐团再度突破现场音乐会的空间限制,用音符与城市对话。基于古城历史底蕴,乐团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等文博单位联手,在国宝文物前奏响乐章。观众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一睹国宝真容。“国宝系列云上音乐会”在线播放量累计突破2亿人次。

“西安交响乐团秉承专业有趣味原则,不断创新,将交响乐、地域文化和现代传播手段相融合,打破古典音乐与普通观众间的高墙,传递美好感情和向上精神。”西安交响乐团小提琴首席周虎翼说。

一支乐于“破圈”的乐团正在激发城市文化活力。秦腔虚拟数字人、西安城墙数字藏品、非遗直播等数字产品给了西安特色地域文化全新的呈现方式。积极抢抓数字化、在线化新趋势,打通线上场景与线下资源链接,已成为西安彰显文化底蕴的新路径。

擦亮城市文化名片

“这是八百里秦川的乐声……是我们千千万万普通老百姓灵魂中生命呐喊的声音……我要唱!我要在这新时代的好时光里,为我的父老乡亲唱!”台上,主角忆秦娥将半生跌宕化作深情道白。台下,掌声响起,直至落幕经久不息。

2022年,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上,陕西人民艺术剧院创排的话剧《主角》荣获文华奖。《主角》改编自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陕西作家陈彦的同名小说,讲述了忆秦娥从一个放羊娃到秦腔名伶的人生轨迹,伴随展开秦腔剧种的传承变迁和复杂世相的宏阔画卷。

《白鹿原》《麻醉师》《柳青》《长安第二碗》《路遥》《主角》等西安文艺团体创排的话剧,将陕西故事呈现在戏剧节和全国巡演的舞台上,并多次斩获国家级大奖。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舞台艺术相互碰撞,正不断推动西安文艺创作容纳新创意,展现新生机。

“长·安——唐诗交响吟诵音乐会”是西安交响乐团的原创项目,由著名戏剧家陈薪伊导演,音乐家孙畅作曲。演出分为7个乐章,选取12首唐诗经典诗作,通过交响乐、混声合唱、朗诵、京剧韵白等艺术形式,让观众领略唐诗的音律美和形式美。2020年首演以来,音乐会已在全国多地巡演。
长·安——唐诗交响吟诵音乐会现场

“作为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标,我们不仅要承接演出,更要出品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文艺作品。”曹继文说,“我们挖掘、培养、引进新鲜创作力量,将大剧院作为创作平台和孵化中心,推动本土文艺繁荣发展。”

来源:半月谈
编辑:赵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