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料微博

微信

延安:苹果红 日子旺

西西新闻  @2022-11-08

字号
面积331.7万亩、产量400.4万吨
 
产量和面积均占陕西的三分之一、全国的九分之一
 
这串数字
 
是革命圣地延安的苹果种植概况
 
也蕴含着老区人民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密码
 
果农在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永乡镇阿寺村一处果园采摘苹果。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 摄
 
地处世界苹果最佳优生区
 
但因技术创新跟不上产业发展
 
延安苹果一度“好的不多、多的不好”
 
近十年来
 
延安持续实施品种、管理、营销“三大创新”
 
不断推动苹果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果园里
 
富士、瑞雪、秦脆等各色品种“百果争鲜”
 
依托“院校+试验站+基层服务机构”体系
 
越来越多适生优生品种在黄土地“安家”
 
这是延安市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苹果洗选车间展示的各类苹果。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 摄
 
一颗颗好苹果
 
离不开一项项先进管理技术
 
每年暮春时节
 
延安气温波动大
 
以往倒春寒一来
 
果农就要通宵达旦守在地里
 
“挖坑熏烟”防止果树受冻
 
这是洛川县永乡镇阿寺村的苹果园(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 摄
 
如今
 
一款来自基层的发明——
 
“摩托式烟雾发生器”派上用场
 
经过改造的摩托车
 
只要一加油就喷出烟雾
 
哪块地需要升温
 
果农就把摩托车推到哪里
 
“接地气”的实用技术让果树“更坚强”
 
也让果农更轻松
 
同是卖苹果
 
方法却有天壤之别
 
果乡洛川
 
一颗颗刚刚采收的苹果顺次进入智能分选线
 
选果线如同照CT一般为每个苹果拍摄出24张照片
 
依据外观、糖度、硬度等指标进行精准分拣
 
客户个性化下单、企业精准化销售
 
在延安
 
这样的选果线已有105条
 
每小时可选果355吨
 
  在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南沟村,工作人员在苹果洗选车间装箱打包苹果。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 摄
 
在延安
 
还有一批善学习、观念活的“新农人”
 
他们是技术能手、苹果“网红”、创业青年
 
带火了果树认养、电商销售、网络直播
 
多元化的营销方式
 
让延安苹果销路不愁
 
飞向全国、走向世界
 
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圣地延安的靓丽名片
 
延安苹果 大有前途
 
来源:新华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