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料微博

微信

榆林市靖边县:沙地樱桃卖得"俏"

西西新闻  @2025-07-14

字号

盛夏时节,在位于毛乌素沙地南缘的榆林市靖边县红墩界镇联合村,连片的樱桃园格外醒目,圆润的果实在阳光下泛着光泽。


"蔡教授前几天来园子里又提出了一些建议。最近我们正抓紧改进,争取让今年的果子品质再提升一些,能有个好收成。"6月20日一大早,联合村村民米福山就钻进自家樱桃园忙碌起来。

米福山在村里种了20多亩樱桃,年收入超40万元,已成为当地樱桃种植大户。他口中的蔡教授名叫蔡宇良,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教授、陕西省现代樱桃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

靖边县地处黄土高原北部,沙地面积广阔,种植樱桃可以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蔡宇良带领团队经过系统调研,创新性提出"樱桃治沙"生态农业发展思路,2010年起在陕北干旱、寒冷地区试验示范推广种植樱桃,2014年开始在靖边县推广种植晚熟樱桃。

在米福山的樱桃园附近,同村村民武明星的10亩樱桃也"长得红火"。"我们这里的沙地特别适合种植樱桃。"武明星说,这几年,在蔡宇良团队的技术指导和帮扶下,自家樱桃园平均每亩收入近2万元。

这些年,根据沙地特点,蔡宇良团队选育出高抗根癌病、抗早抗寒性强的品种——马哈利CDR-1,并配套优质耐贮运的吉美、秦樱3号等优质品种,确保樱桃苗木在恶劣环境下能茁壮生长。同时,团队采用矮化密植栽培技术,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管理难度。

"蔡教授的现场指导让我们受益匪浅。多请教多学习,才能把园子管理得更好。"每次在自家樱桃园听专家指导后,武明星都会继续跟着专家到其他村民的园子里继续学习。

靖边县园艺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李建宏介绍,沙地透气性好,昼夜温差大,成就了樱桃的独特品质。"我们这里的樱桃较关中地区晚熟20天,糖度高出3%至5%,填补了市场空档期,每斤售价大约30元,能为种植户增加不少收入。"李建宏说。

目前,靖边县樱桃种植面积已突破1万亩,亩均收益2万至3万元。

在红墩界镇尔德井村,83岁的周子高和孙女周桂梅打理着20亩樱桃园。受沙地樱桃发展前景吸引,在外地从事会计工作的周桂梅3年前毅然返乡。"沙地樱桃收益这么好,我觉得有奔头。我也想做一名新农人。"7月7日周桂梅笑着说。

如今,周桂梅家的樱桃园平均每年收入40万元,最高年收入超60万元。

得益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科技推广模式,蔡宇良团队常年在靖边县为种植户开展技术指导,培养出了米福山、周桂梅等一批科技示范户,带动一大批群众发展樱桃产业,形成规模效应。

"樱桃治沙"不仅助力乡村振兴,还通过防风固沙进一步改善了生态环境。经过十余年持续攻关,蔡宇良团队累计带动3000余人就业,助力群众年增收超2亿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统一。

李建宏介绍,靖边县计划未来5年将樱桃种植规模扩大至10万亩,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同时,配套建设冷链物流和深加工设施,打造"沙漠樱桃"区域公共品牌,让"科技之花"在毛乌素沙地结出更多富民硕果。

眼下,除了推广发展鲜食红樱桃,鲜食、加工两用的酸樱桃品种也在当地同步推广,进一步延伸了产业链。

"毛乌素沙地南缘荒地种出来的樱桃品质好、颜色鲜艳、味道甜美,发展潜力特别大。"蔡宇良说,"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扩大种植面积,积极探索樱桃深加工模式,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帮助更多农户增收致富。"
 

来源/陕西日报 靖边融媒
编辑/董明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