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志丹县:推动“校园餐”专项整治工作 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西西新闻 @2024-12-17
近日,延安市志丹县纪委监委把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作为“专项中的专项”,紧盯经费管理责任落实、资金管理使用等关键环节,靶向施策、精准监督、同向发力,把“当下治”与“长久治”结合起来,全力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靶向施策 全链条压实责任
坚持高位推动。志丹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高度重视,县委常委会会议、县政府党组会议认真传达学习上级领导指示批示精神、听取进展情况汇报、研究推进具体工作。县纪委常委会会议及时传达学习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措施。实行清单化明晰明责,持续压紧压实教育部门主抓主管责任、市场监管和财政部门监管责任,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调查研究先行。工作专班扎实开展调研走访,摸清基本现状,找准问题原因,提出解决办法。据了解,自2022年秋季学期以来,全县所有公办学校灶务全部收回自主经营,12所乡镇中小学校供应三餐,3254名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和城区540名原建档立卡户、低保家庭、孤残“四类学生”全部享受营养改善计划,且县财政给予每生午餐补助5元。
跟进督促落实。志丹县纪委监委会同县教体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成立4个督导组,开展全覆盖多轮次督导检查,累计发现问题87条,下发整改通知书51份、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19份,全程跟进督导,实行销号整改。
精准监督 全周期紧盯不放
广拓案源渠道。多渠道、全方位扩大问题线索来源,及时关注群众反映、媒体报道和网络舆情,通过县融媒体中心、志丹纪检监察公众号发布受理公告,委班子成员带队下访、带件走访,收集线索、了解情况,发现问题线索2件,收到信访举报1件,即收即办、动态处置。
强化线索移送。与县教体、审计、巡察等部门单位密切配合,定期会商研判分析,着力发现可查性强的问题线索,县委专项巡察移交问题线索8件、县审计局移交20件,均已及时批转办理。
严肃问责追责。推行委领导班子成员包抓、“室组”联动办案等机制,对“校园餐”问题线索快查快处。截至目前,全县共处置问题线索31件,立案28件,处分23人,形成强有力震慑。
同向发力 全方位源头防控
以更高标准守护校园食品安全。严格落实校园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督促志丹县教体局和中小学校建立健全《志丹县学校食堂供货商退出与评价制度》《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出入库管理制度》等多项制度,使中小学食堂管理更加安全规范。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全面推行校长陪餐制,健全并落实好“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机制,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平台建设,严把食品安全关、质量关。
以更大财力保障学生就餐权益。志丹县政府计划将12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工资、水电煤气费用,以及城区中小学食堂水电煤气费用由县财政列支,同时对城区享受营养改善计划“四类学生”午餐补助在原来基础上每生再增补3元,全部纳入2025年财政预算,有效避免挤占学生餐费,减轻家长经济负担。
以更严要求规范膳食经费管理。督促各中小学校建立食堂资金专户,将营养餐资金纳入学校财务统一管理、分账核算。全面使用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管理信息系统,落实受益学生实名制管理,每日上传就餐名单、每周汇总、每月通报,严防套取或冒领膳食补助资金,确保膳食经费公开透明、食品安全规范。
来源/志丹县纪委
编辑/席静 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