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白水县:小豆腐撬动大产业 集体经济焕发新活力
西西新闻 @2024-12-02
初冬时节,当冷冷的北风吹落残留的黄叶,肃穆的氛围开始笼罩乡村时,渭南市白水县尧头村豆腐产业园泉豆乡实业有限公司厂房内,热气腾腾,暖意融融,一派繁忙的景象。身着干净整洁的蓝色工作服、戴着口罩的工人们正在按照豆腐制作工艺的流程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工人按照豆腐制作工艺的流程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董张曼 摄
“我每天六点三十分就到厂房了,先开机器,准备当天要用的材料,然后给工人安排一天的工作。”今年五十三岁的申建军一边收拾豆腐框一边说道:“我今年三月份就到了工厂,从安装机器到现在管理车间,每天干八个小时,做豆腐要赶早,所以上班就来得早,下班也早,三点半就下班了,中间还有休息时间,回去还能照看家里,一个月收入就是三千多元。”
白水泉豆乡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今年以来,雷牙镇因地制宜,依托尧头村豆腐第一村的悠久历史,在深入调研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创新实施政策联动、合股联营、村企联建、劳务联带的“四联模式”,由镇股份经济联合总社控股,五个村集体经济入股投资,吸纳豆腐产业龙头企业参股而组建了这一村集体经济新业态。
制作好的豆腐干 董张曼 摄
“去年,县委、县政府提出支持白水豆腐产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赋能带动豆腐产业提质增效,尧头豆腐历史悠久、独具特色,是远近闻名的豆腐村,但传统小作坊存在‘小而散、杂而乱’的劣势。雷牙镇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经过多方调研后,确定在尧头村建立豆腐产业园,目前园区已于2024年4月正式投产运营,厂区共有工人三十余名,主要产品包括豆腐、豆腐干、豆皮、木桶豆花、豆制品礼盒等。”白水县雷牙镇人大主席付洪涛说。
工人正在煮浆 董张曼 摄
尧头村豆腐制作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据民间传说,早在唐代尉迟敬德监造白水城廓时,就曾用豆腐切块,摆作模型,清乾隆十九年所编《白水县志》地理志物产类中曾记载“白水产黄豆用做豆腐”。
“虽然历史悠久,传统工艺精湛,产品好、口碑好,但一直走不出去是制约尧头豆腐做大做强的软肋,现在豆腐产业园建起来了,在保留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进行现代化改良,又开发出一些豆干类的小零食,销量上去了,知名度传得更广,以后群众还会有分红,相信有了这些努力,尧头豆腐一定可以走得更远。”雷牙镇尧头村党支部书记梁小鹏说。
豆花 董张曼 摄
泡豆、磨浆、过滤、杀泡……在尧头豆腐产业园泉豆乡实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传统豆腐制作工艺的十道流程由手工作坊内纯手工制作变成现代化设备与人工制作的完美结合。
“我以前就是做豆腐的,做了几十年,现在厂子就是保留传统工艺的所有流程,用自动化智能化的现代设备代替可以节省人工的步骤,既保留了传统豆腐的口感,又实现了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一天产豆腐七百余斤,豆腐干一千二百多个,还有其他豆制品小零食,主要销往西安、渭南、阎良、临潼、铜川、华阴等地。同时,我们也开通了抖音店,消费者可以线上下单。从四月份建成到现在,一天平均收入就是一万多元,一共就是一百九十多万元。咱现在还处于淡季,临近过年春节,马上到旺季,营业额还会翻几番。”白水县泉豆乡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永军说道。
豆制品零食 董张曼 摄
包装好的豆腐干 董张曼 摄
白水县尧头村豆腐产业园的创建,不仅带动了尧头、雷牙、大洼地、南张等五个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尧头村及其周边三十余家小作坊的生产、销售,解决了周边四十多名农户的就业,以及县域内物流产业的发展。
下一步,尧头村豆腐产业园将积极寻求与科研院所的合作,深度挖掘豆制品附加值,开发豆制品膳食纤维饼干、膳食纤维锅巴、膳食纤维饮料、膳食纤维粉、豆制品休闲零食等,不断丰富产品品类,并融合文旅、非遗传承和农事体验,通过打造白水豆制品产业园,将豆腐制作技艺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在传承非遗文化的同时,推动产业升级提质,实现经济效益与文化传承的双赢,擦亮“白水豆腐”品牌,让集体经济焕发出的新活力。(通讯员 董张曼)
来源/白水县委宣传部
编辑/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