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府谷县孤山镇:旱作集成技术示范田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西西新闻 @2024-07-25
7月22日,在榆林市府谷县孤山镇沙坬行政村水口自然村可以看到,利用旱作集成技术种植的玉米长势喜人,秆高叶宽,颜色黑黝,已进入抽穗期;而没有使用该项技术的玉米,个头矮小,叶子泛黄。
藏粮于技:农技“集成化”
“今年在沙坬、李家洼、岳家寨这三个村子共种植旱作集成玉米2600余亩,对照其他高标准农田里的普通玉米,优势明显,这将对我镇今后3.5万亩高标准农田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府谷县孤山镇镇长赵机换说。
孤山镇在耕作过程中利用了集成技术,即覆盖可降解地膜(芽期保暖、后期保墒)、选择抗旱作物(玉米)、增添抗旱保水剂、增施有机肥、利用机械深耕,达到保温保苗、蓄水保墒、抗旱稳产的效果,赋能干旱半干旱地区(雨养农业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近年来,孤山镇高标准农田产能逐年提升,2022年全镇粮食作物总产量7850吨,2023年粮食作物总产量达到8804吨,较上年增产12.2%。
藏粮于地:农田“标准化”
今年开春,孤山镇在沙坬、李家洼、杨家沟、岳家寨四个行政村建设高标准农田5030亩,高标准农田就是保水、保墒、保肥的“三保”田,同时再推广旱作集成技术。
沙坬村实施“坡改梯”工程,已建成高标准农田3560亩。在一处高标准农田中,笔者看到,绿油油的糜子像一块巨大的地毯,铺在地上,长势喜人。
高效作业:耕种“机械化”
沙坬村高标准农田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农作物的耕、耙、耱、种、锄、收、捆等各个环节都不用人工了,极大地减轻了人工劳作。
“我今年种了90亩地,以玉米和高粱为主,除去耕地、肥料、籽种等开支,一年大概收入5万元左右。”村民刘乃虎说。
府谷县孤山镇党委书记刘莉说:“孤山镇将进一步扩大(建设)高标准农田,力求‘标准化’‘机械化’‘集成化’‘规模化’,让农民干‘科技活’,吃‘科技饭’,过小康生活,实现农业生产(加工)全链条、现代化、科学化,农产品销售网络化,蹚出一条干旱半干旱地区高效农业的新路子,为乡村振兴持续赋能。”
西西新闻榆林
编辑:董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