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料微博

微信

蓄势聚能!“链”就经开区高质量发展

西西新闻  @2024-07-15

字号

7月8日,陕西日报在《陕西以“链长制”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一文中提到:今年以来,陕西省工信厅持续推进链式发展,积极构建产业链梯度培育体系,推动产业链扩面提质,累计培育产业链专精特新企业1126家、产业链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61家、省级链主企业120家;建立产业链“一链一清单”,确定投资1亿元以上产业链项目300个。

链主企业是产业链上的“皇冠明珠”,能串起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进而形成产业集群,是补链延链强链的关键力量。一直以来,西安经开区围绕汽车、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大力发展培育龙头企业,强化核心企业带动作用,培育认定省级链主18家、市级链主12家,塑造了织“链”成“网”的产业生态,有效促进了区域产业提升。
 

省级链主企业名单

合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西安吉利汽车有限公司
华羿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龙腾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西安欧中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西安赛隆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陕西燃气集团有限公司
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西部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西安泰金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陕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华天科技(西安)有限公司
西安彩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西安中车永电电气有限公司
西安双健包装有限公司
陕西天元智能再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

 

市级链主企业名单

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华羿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西安中车永电电气有限公司
西安大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西部钛业有限责任公司
西安吉利汽车有限公司
合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西部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西安赛隆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西安欧中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陕西美兰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以“链主”带动全链

纵观以上名单,不难发现,入选企业皆是经开区先进制造业的代表,主要围绕汽车、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经开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以汽车产业为例,目前经开区形成以陕汽、西安吉利为龙头的商用汽车、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产业,以康明斯发动机等为龙头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具备了60万辆整车的产能,聚集了汽车零部件、内饰件等配套企业40余家,产值规模达756亿元。可以说,经开区在汽车产业发展上,跑出了“经开速度”,展示了“经开特色”。
 

其中,陕汽集团聚焦核心技术加强攻关,着力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提升智能化水平,在陕汽新能源重卡生产基地工艺装备自动化率达86%;布局未来,陕汽无人驾驶车辆在物流园区、港口、钢铁厂等多个应用场景落地;勇闯新赛道,德创未来构建包括新能源整车、电驱动技术、氢燃料电池系统等在内的科技创新全产业链。与此同时,陕汽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如今,在其产业链中下游,已“链接”了四百多家大部件和零配件供应商,其中近一半在陕西省内。
 

西安吉利则主动担当起全面打造西安汽车产业链建设重任,不断引入一级和二级配套供应商,吸引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落户,牵手优质企业探索构建更加完善的汽车产业生态体系,带动产业链发展。先后吸引了汽车零部件行业的500强企业——华域赛科利车身,以及延锋座椅等十多家国内知名汽车零部件配套及相关企业。

提起新材料产业,常提起的就有西部超导、西部材料等行业领军企业,它们实现了超导线材及超导磁体产业化“零突破”、钛合金研发生产自主可控。而随着领军企业的不断发展,赛隆增材、欧中材料、泰金新能、美兰德等一批新材料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经开区形成了钛合金材料、超导材料、高温合金材料、贵金属催化材料等完备的新材料产业链条。目前,经开区现有新材料企业6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8家,2023年新材料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80.2亿元,同比增长14.5%。
 

值得一提的是,秦创原未来产业(新材料)创新聚集区在经开区启动建设,将围绕金属材料、超导及量子材料、复合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材料基因工程五大领域,布局重大科技项目、中试项目及成果转化项目,以“新材料陕西实验室+孵化器+产业园区+专项基金+省市区支持政策”的新材料未来产业创新体系,构建“源头创新—技术转化—产业化—产业集群”的新材料未来产业孵育生态,相信在不久的未来,经开区新材料产业发展将如日中天。
 

此外,中车永电、华天科技、龙腾半导体、华羿微电、大医集团、天隆科技等企业犹如“后起之秀”,成为了经开区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产业方面的“明星企业”,促使相关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正是因为经开区不断发挥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西北有色院”科研创新模式等优势,主动聚焦前瞻性、引领性关键技术发展,积极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研发和服务机构、创新主体高度互动,在以龙头企业主导、市场需求引领、科技创新驱动的“经开模式”下,推动建设以产业化为导向的产业创新体系,这才加速了产业内新技术的更新、流动和转化,提升了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加快了建设世界一流产业创新发展区的步伐。

招得来 留得住 发展好

要实现重点产业的长远发展,仅仅依靠龙头企业、链主企业是不够的。近年来,经开区结合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以头部标杆企业为抓手,紧扣招商引资,通过优化产业布局、政策环境加持等方式持续强化产业聚集效应,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中小企业入驻经开区,强化经开区重点产业的竞争力,有效推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5月27日,经开区召开高质量发展政策兑现暨服务企业提质增效大会,向首批荣获36条政策支持的268家企业、367个项目兑现奖励资金9392万元,用真金白银体现了经开区对优质企业的重视。

“36条政策”是经开区出台的精准扶持政策,提出重点支持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区内工业企业间加工协作、工业品配套,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等政策;此外,经开区还配套设立了100亿元产业发展基金,引进陕投国有资本投资、西安市创新投资、西安综合改革试验3只百亿元基金,为企业提高关键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自主研发水平提供了强有力支持。

精准有力的政策供给是企业发展强有力的依靠,经开区支持“链主”企业在稳定产业链、优化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推动链上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等方面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打造适合中小企业“链式”转型升级的良好生态。按照“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经开区精心引导企业升规晋级。在激励奖补方面,根据企业工业产值增长比例给予30万元到60万元不等的动态资金支持;在提升服务效能方面,创新推出“标准地+承诺制”“容缺+承诺+并联”和171项政务服务周末“不打烊”等改革举措;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定期举办“企业接待日”活动,向企业精准送政策、送服务,主动将专业化服务嵌入企业成长全过程。
 

时下,正值经开区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经开区持续通过政策供给、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着力帮助企业解难题、办实事,鼓励企业创新发展路径,打造市场核心竞争力,不断做大做强,共同推动重点产业集群在经开区高质量发展,为建设世界一流产业创新发展区、抢抓西安“北跨”发展机遇注入强大动力。

来源:西安经开区
编辑:席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