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医者”雷华斌:至勤至善铸仁德 至精至微守初心
西西新闻 @2024-06-24
“很多人都是慕名而来,找我们雷主任看病,平时还带着我们外出学习考察、积累经验,在他的带领下,我们科室在各方面始终都是遥遥领先,我们主任人真的特别好。”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脑病科副主任医师黄大夫自信满满地说。
一身和蔼可亲的雷华斌,当他谈及学医的初衷时,言语间满是感慨。“小时候最让我触动的事情就是他的母亲反复脑梗死,之后又脑出血,一直卧床成植物状态。”
雷华斌出生在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那是一个缺医少药的年代,加之舅舅也是当地赤脚医生,年幼的他又目睹舅舅用一根银针,一把草药治愈无数病人。从此,他对中医产生浓厚兴趣,高考时义无反顾填报了陕西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毕业后便从事中医工作,一干就是20余年,通过长期临床实践,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凭借敢于创新的勇气和毅力,成为了患者心目中中西医结合治疗脑病科领域的“知名”人士。
雷华斌常说“一人瘫,全家瘫,一旦家有脑梗病人,整个家庭会变得无比困难,现在脑梗病是越来越年轻化。”
舍家为公 儿子以父为傲
他和妻子都是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上班,妻子是检验科主任,儿子目前就读初一,两人忙起来,更是无暇照顾儿子。
“每天早上第一个送儿子上学的是他,最后一个接儿子的也是他。”尤其是在疫情期间,老丈人年纪大了,平时还要给孩子舅舅打电话帮忙接儿子,这样的日子更是习以为常。
雷华斌说:“接送孩子本就3到5分钟搞定,结果在他身上3到5分钟时间根本不够用。有时,刚准备下班,病人就来了,危机时刻要做手术,还要观察病人平稳情况,加之要写病历,累了就在科室睡十几分钟,都觉得是件很奢侈的事。”
后来,儿子上小学给报了托管班,每到下午放学就自己去托管,有次,他发现儿子一点也不想去托管,他和妻子就很纳闷,因为儿子性格有些腼腆,晚上无意间发现儿子后背有伤疤是被咬的齿痕,经过妻子的引导和追问,原来是在托管受了委屈,无奈之下夫妻商量后,便请了保姆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进房间,儿子就会揉揉惺忪的睡眼起床,准备去幼儿园。而这个时候,雷华斌早已奔赴医院,开始忙碌地工作。一天晚上,儿子一直强撑着睡意等雷华斌回来,不知不觉已过凌晨。终于,雷华斌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一开门却发现儿子还没睡,正坐在沙发上等着他,他惊讶地问:“宝贝,怎么还没睡呀?”儿子一下子扑进雷华斌怀里,紧紧抱住他说:“爸爸,我想等你回来。我今天在幼儿园给小朋友们说我爸爸是个很厉害的脑科医生,他们都可羡慕我了呢。”雷华斌听了,心中满是感动,可同时眼里也泛起了愧疚的泪花。雷华斌蹲下来紧紧抱住儿子,轻声说:“宝贝,爸爸对不起你,都没时间陪你。”儿子却摇摇头说:“爸爸,我不怪你,我为你骄傲。我知道你在救很多人的命,你是大英雄!”雷华斌的泪水差点夺眶而出,他更加紧紧地抱住了儿子,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更加努力工作,也要抽出时间多陪陪儿子。
之后,雷华斌也会在忙碌的间隙,想起儿子那骄傲的眼神,充满了力量,继续在岗位上为更多的人带去希望。他常常觉得自己“亏欠”孩子,舍“小家”护“大家”。然而在孩子眼里,他依然是最棒的爸爸,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赞扬、敬仰、期待与荣光的背后,不止是对职业和理想的坚持,更是雷华斌给孩子树立的榜样,是社会责任的担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医者父母心。
患者有坚实“医”靠
某日下午,一名退休教师,由于是脑血栓已陷入昏迷状态,呼之不应,半边身体无法动弹,立即便送往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脑病科,生命处于垂危状态,雷华斌看到此情况,迅速启动了急性脑卒中“绿色通道”,为患者进行最佳黄金时间溶栓。随后,经过一系列救治,成功取出血栓,患者血管恢复再通,血流速度正常,整个过程用时仅20分钟,手术顺利完成。
最后,患者还需要根据病情恢复得如何进行一段时间康复训练,后期费用很大,雷华斌就组织科室人员为患者捐款5000余元用于患者治疗及后期康复。
患者十分激动地感谢道:“从入院到各项检查再到治疗用了不到半个小时,可见雷主任带领的医疗团队,才让我有了二次重生的机会。”
“清楚得记得,有一次患者当天的治疗已结束,已经下班回家的他因担心患者病情有变化,又匆忙赶回病房进行查看。”雷华斌说:“多年来,对科室住院的每一位患者,作为科室主任除了听主管医生汇报病史外,还会亲自询问病情,查看检查单等,对医生给出的诊断、治疗方案,加以分析和确定,以保证每位住院患者接受到有效的诊治。”
在临床诊疗中,他注重疾病诊治的同时,也坚持治未病的理念。经常带领科室下基层宣教。“急性脑卒中是常见病、多发病,一旦发生往往会遗留功能缺损,所以预防极其重要。”雷华斌经常结合名中医下基层开展义诊活动的契机,以及利用微信网络平台推送科普文章等形式,向市民和群众进行中医健康管理知识的宣讲,使广大群众了解脑梗死、认识中风、积极治疗急性脑卒中。
正因为他突出的贡献,2019年被评为“铜川市十大杰出青年”,发表论文10余篇,荣获铜川市第二届优秀论文二等奖。
只有在医院才睡的“踏实”
雷华斌狭小的办公室里摆放着一个人体模型、一台电脑、一个柜子和一张小型沙发。在刚来铜川时,上班精力充沛,再加上脑病科的重症监护室刚建立,许多医生还不能独当一面。为此,他常年吃住在医院,由于脑病科重症患者多,他晚上在家休息经常会被电话铃声惊醒——“抢救遇到棘手问题,请您速到科室!”只要半夜电话铃响起,就意味着又一个危重病人正在抢救。虽然他家距离医院只有10分钟左右的车程,但抢救病人必须分秒必争,他干脆几乎天天晚上都睡在值班室,一有抢救马上到场。“在家睡得不踏实”,雷华斌说。
2023年2月14日,那是一个记忆尤深的日子,当别人还沉浸在情人节的浪漫之中时,雷华斌在加班时却遭受人生之中最大的打击,一场疾病突袭而来,突发呼衰、心衰差点使他失去生命,最终经过积极救治他的身体得以逐渐恢复。当身体还未完全恢复时,他第一时间关心科室发展。不久之后便又投入到紧张而有序的工作中,他说:“目前科室正处在发展阶段,科室需要我,患者更需要我。”
始于信任,忠于医技,敬于医德。从2004年毕业到进入工作岗位的第一天起,就一心扑在医疗工作中,以科室为家,从清晨到日暮。在工作中为人谦逊,时常看到雷华斌跟年轻同事虚心求教的画面,正是这种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成就了他精湛的技术,科室内收获的锦旗挂满一整面墙。
雷华斌坚定地说:“自从上班到现在,二十多年来,我从未休过年假,带着孩子和家人出去玩,因为职业特殊,治病救人是我的初心更是使命。”
人才引擎“驱动”科室发展
科室要发展,人才是关键。近年来,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脑病科引进高层次人才,全科室共有16名医生。雷华斌带领的科室,经常鼓励年轻医生轮流外出学习,跟各大医院分享交流典型案例。并在危重病人的抢救中言传身教培养科室的青年医生尽快成才。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骨干医师。
“专业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做强学科的最终目的,要落点在为更多患者服务上。”这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脑病科年轻医生们常说的话。
近年来,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脑病科是重点打造的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标准化科室,该科室以急性脑卒中救治为主攻方向,运用现代医学先进诊疗技术,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为患者提供中西医药物治疗和“一站式”的优质服务,提高临床疗效。
雷华斌说:“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大对高层次医学人才的引进力度,重点引进在医学领域有突出贡献或专业特长的专家学者,进一步提升医院的综合实力和医疗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
在奋斗的岁月里,轮换的是季节,不变的是雷华斌的身影,“立德、行医、治学、为师”。20年来,雷华斌始终践行着“德为先”的医者精神,保持行止有度的初心不改,笃行着“医学工匠”的行医态度,抒写了一名中医人的光彩人生。谈及未来,雷华斌表示将依然投身中医,在医疗事业中奉献自己的光和热,为中医药事业发展不遗余力!(通讯员:田小娅)
编辑: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