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料微博

微信

宝鸡市太白县“1354”机制筑牢“护苗”防护网

西西新闻  @2024-03-01

字号

近年来,宝鸡市太白县黄凤山小学“护苗”工作站严格按照市县“扫黄打非”工作要求,探索出“扫黄打非·护苗行动”一个目标、三道防线、五支队伍、四项措施的“1354”工作机制,为孩子营造了一个有温度、有宽度、有浓度、有广度的育人环境。
 
明确宗旨目标 建立“护苗”机制

以“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宗旨,以关爱守护每位“幼苗”健康成长为目标,研究制定了《黄凤山小学“扫黄打非·护苗”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成立了以校长为站长,分管教学、德育、后勤副校长为副站长,法制副校长、班子成员、班主任和家委会代表为成员的“扫黄打非·护苗”工作站,工作站下设读物排查、清朗网络排查、环境净化、家长护苗四个小组,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工作任务,统筹推进各项工作任务有序开展。

布设三道防线 构建“护苗”体系

积极构建集学校引导、家庭教育、社会关心为一体的综合“护苗行动”体系。校内,将“护苗”工作与学校安全管理、德育教育有机结合,紧盯学生学习用书、课外读物和教师教学用书,全面加强校园图书制品监管,引导青少年远离有害出版物和信息;校外,联合职能部门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对网吧、书店、打字复印店、快递点等进行不定期检查,坚决遏制危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不良信息传播,筑牢学生安全健康学校引导防线。

通过指导家长为孩子精心选择阅读书目,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指导家长合理安排孩子课余时间,养成文明上网、科学使用互联网工具的良好习惯。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长志愿护学岗等活动,充分发挥家校联动作用,标本兼治,筑牢学生安全健康家庭教育防线。

通过晨会、班队课、企业微信班级群、学校公众号等方式,及时向师生家长宣传“扫黄打非”相关知识,邀请太白人民县法院、县消防大队、咀头派出所、县心理健康讲师团走进学校,开展法律法规、安全知识、心理健康等方面知识宣讲,筑牢学生安全健康社会关爱防线。

建立五支队伍 壮大“护苗”力量

工作站集纳学校教师、心理健康师、法制副校长等人员,组建了班主任、心理咨询、生活指导、结对帮扶、特殊关爱五支队伍,不断凝聚起合力共“护苗”的新局面。

班主任团队以班级为单位,召开“扫黄打非·护苗”主题班会,教育学生安全使用网络,认识阅读盗版书籍的危害,鼓励学生自觉抵制非法出版物和盗版书籍、影像制品;心理咨询团队结合学生实际,每月开展“和风计划”宣讲活动,通过多种形式促进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指导团队督促、指导学生整理宿舍卫生和个人卫生,纠正、指导学生行为、生活习惯、休息纪律,及时了解学生的情绪,帮助学生减轻学习压力;结对帮扶团队由法制副校长牵头,联系相关单位定期组织开展“法治进校园”“交通安全进校园”专题讲座,让学生近距离接受法治“洗礼”,引导学生进一步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和法治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每逢重大节日,特殊关爱队伍都会组织留守儿童一起过节日活动,让留守儿童亲情不缺失,节日不孤单,热爱生活,健康成长。
 
坚持四项举措 擦亮“护苗”品牌

将亲情关爱、送教上门、营养改善、心理疏导四项举措作为擦亮“护苗”品牌的关键。

关注21名留守儿童的学习与生活,明确帮扶老师,定期与学生谈心谈话、与家长视频聊天,交流思想、增进感情;针对送教上门学生配强授课教师,每月坚持开展送教上门活动2次;在籍在校学生全员落实义务教育阶段营养改善计划,家距学校5公里外寄宿生每月补助交通费,学生营养状况和生活水平不断改善;针对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自卑心理、性格孤僻、逆反心理严重等突出问题,邀请国家二级心理健康咨询师、宝鸡市心理健康委员会专家焦芳琴老师为全校师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积极发挥学校心语室作用,通过“一对一”谈心谈话的方式常态化开展心理疏导活动,帮助解决留守儿童远离家长而导致的心理问题,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同时,指导中高年级学生制作精美的专题手抄报和“护苗·绿书签”,营造了关爱“幼苗”成长的良好氛围。(通讯员:唐丰)

编辑:席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