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料微博

微信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西咸新区特殊教育侧记

西西新闻  @2023-11-29

字号

学有优教,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落。近年来,西咸新区狠抓基础建设和质量提升,遵循“全员覆盖、定期入户、零距离教育”的原则,形成了以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为主体、送教上门为辅助的特殊教育发展模式,坚持根部浇灌,切实提高特殊儿童入学率,让别样“花朵”共享新区优质教育资源。

随班就读:“我是你的耳朵”

“非常感谢学校领导!非常感谢班主任老师!”家访时,小雨(化名)妈妈激动地对秦汉英才学校的老师说。小雨是西咸新区秦汉英才学校的学生,以前在西安特殊学校学习,后来经多方打听,希望到英才学校就读。

入校第一天,校领导就告诉班主任:“小雨是一名特殊的孩子,选择到我们英才学校就读,我们就要多关心、关爱、帮助这个孩子,学习上、活动中,要对小雨一视同仁,切实保障特殊儿童正常的受教育权益。”为此,领导班子想方设法,研究策略,就如何保护、教育小雨统一了思路,实施多种方法全方位帮助小雨同学适应校园生活,在英才校园快乐成长。
 

同桌给小雨提供帮助

 

数学老师辅导小雨学习

 

英才学校的校领导看望、慰问小雨一家


送教上门:“我是你的妈妈”

小力(化名)是西咸新区沣东古城初小的一名学生,但上学的地点不是在学校,而是在自己家中。他个头不小,能跑能跳,但不会说话,生活半自理,有一定的暴力倾向,不适合学校的教学方式,于是学校安排张亚格老师上门送教。

张老师因材施教,从认识身边的人物、事物、自然现象着手,教他接人待物的礼仪细节。

因为疫情,张老师很长时间没能去小力家里,只能偶尔打个电话家访,能听见电话那头小力兴奋的“啊啊”声。当疫情过去后再次送教上门,小力扑到她的怀里,一声一声喊她“妈妈”。

小雨和小力是西咸新区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孩子的缩影。近年来,新区教育体育局不断探索“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的特色做法,近三年,新区随班就读的学生约550人,送教上门学生约180人,安排教师送教上门10800次。

几乎每所学校都有随班就读的孩子,西咸新区沣东第二中学的赵贝贝老师把这些孩子的教育工作比作“用爱,牵着蜗牛去散步”;西咸新区沣西第二学校的心理教师李若尘始终将“每一朵花都是一种独特”的理念渗透到自己的心育工作中;西咸新区秦汉中学上林校区小学部的教导主任王莹歌在多年的工作中总结出来一整套特殊的爱的教育方法;西咸新区空港太平镇柳村小学的安苗老师坚持用“发现美,促团结”的方法做好特殊儿童的教育工作;西咸新区沣东第一幼儿园的老师们自己掏腰包给特殊儿童购买过冬的鞋子,园长定期去班里送温暖……
 

沣西第二学校李若尘老师开展个体心理辅导


“特殊教育的成果不会立竿见影,这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西咸新区将持续采取更多措施,汇聚更多力量,切实将特殊教育普惠发展落到实处,让更多孩子能够在教育的滋养下,掌握知识技能、改变自身命运、成就人生梦想。”西咸新区管委会教育总督学张劲光表示。(通讯员:王可治 乔云云)

编辑:高阁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