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料微博

微信

商洛市镇安县“四个三”机制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西西新闻  @2023-06-27

字号

近年来,商洛市镇安县认真贯彻落实交通强国战略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好农村路”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抢抓全国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县机遇,坚持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支撑,紧盯“提升品质建好农村路、高效治理管好农村路、深化改革护好农村路、优化服务运营好农村路”的目标任务,大力推行建立三项长效机制、聚焦三个关键环节、突出三大管养重点、加强三项能力建设“四个三”工作措施,在提升农村公路基础保障能力、建设质量品质、管理养护效能、运营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为创建“四好农村路”提供了有益借鉴。

建立三项长效机制,提升农村公路基础保障能力

健全组织领导机制。按照“建设有主体、管理有机构、养护有队伍、运营有机制”的要求,成立了由政府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各镇(街道)镇长(主任)、相关县级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路建设管理工作机构。在县一级,设立正科级建制的交通运输局,下辖交通运输发展中心、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交通运输质量检测中心和地方公路隧道管理所4个副科级单位,组建农村公路养护道班39个,道班工人382人,建立农村公路驿站1处、超限站点6处;在镇办一级,依托镇办经济发展办公室和公用事业服务站,组建农村公路管理所15个,由科级领导担任所长,每所编制3名专职人员;在村社一级,设立156个农村公路养护站,由村(居)委会主任担任站长,配备村公益岗位护路员646名,构建了县镇村三级组织管理体系。

创新资金投入机制。为有效破解农村公路“资金需求大、投资成本高、上级补助低、地方财力配套难”等问题,镇安县采取“五个一点”的办法,探索建立了以财政投入为主导的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投入保障机制。上级部门争取补助一点,每年主动向省、市申报项目,争取资金,两年来共争取省市道路交通资金3.9655亿元;县级财政预算安排一点,按照“双纳入”要求和“1063”标准,将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经费和人员经费足额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农村公路养护经费逐年增加,2022年达到1420万元。制定出台《镇安县农村公路建设“以奖代补”实施办法》,采取奖补结合、先建后补的方式,对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的进行奖励,两年来筹措奖补资金1.3亿元,有效弥补了道路项目建设资金缺口。县级部门资金整合一点,抢抓乡村振兴、苏陕协作机遇,加大资金整合力度,2022年整合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金、苏陕协作资金5200万元,用于农村道路水毁修复、自然村硬化路等项目建设。社会组织募捐一点,为加快推进“8.20”灾后重建工作,由县政协和县工商联联合向社会各界发出募捐倡议,募捐资金1371万元,主要用于农村公路灾后修复重建。投工投劳折算一点,以村组为单位,按照“一事一议”办法,组织群众义务投工投劳,实施农村道路养护整修,2022年群众投劳折算1620万元。

建立考核管理机制。将“四好农村路”建设主要任务指标纳入各镇(街道)、相关县级部门年度目标考核,先后制定《镇安县“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农村公路路长制实施方案》《进一步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镇安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镇安县农村物流融合发展实施方案》等文件,设定建设目标,明确建设任务,夯实建设责任;坚持实行严格奖惩,建立年初安排部署,年中督导推进,年末考核总结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与管护资金补助、单位评优树模挂钩,强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

突出三个关键环节,提升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品质

坚持规划建设高标准。编制镇安县“十四五”交通道路发展规划,聘请施工设计团队,严格按照交通道路设计规范,因地制宜,科学设计,力争做到“当前是一流、未来不落后,一次见成效、多年不返工”。制定《镇安县交通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实行道路建设“七公开”“六位一体”“三同时”制度,严把工程建设“施工图审查、施工企业资质、技术人员配备、旁站监理、材料质量、施工工艺、工程试验、质量检测、质量验收”9个关口,堵死质量漏洞,确保达国标、创国优。两年来,组织开展农村公路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查6次,质量监督覆盖率100%,一次性交验合格率100%。

坚持推进项目高速度。在确保建设质量的钱前提下,抢抓时间节点,高速推进项目建设,各项指标任务如期完成。围绕干线公路建设,投资15亿元的G345镇安西线95.79公里公路建成通车,投资8亿元的G345镇安东线49.07公里公路建设进展顺利,预计2024年10月竣工通车;围绕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完成乡镇三级路建设20.3公里、联网工程建设16条40.9公里,超额完成年度计划任务。围绕建制村、自然村通硬化路要求,实施建制村道路硬化924.03公里,通畅率100%;2022年硬化30户以上自然村道路415公里,占全省年度计划任务的10.3%。不断完善农村公路安防设施,2022年实施安防工程299公里,占陕西省年度计划的10.6%。

坚持融合发展高质量。按照“修一条路,观一片景,赏一方山水,品一地人文,富一方百姓”的农村公路建设思路,积极探索“农村公路+”模式,深入推进农村公路融合发展。实施“农村公路+产业”,围绕月河抽水蓄能电站对外交通、钨钼产业园等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建设工业产业路3条114公里;围绕茶叶、蚕桑、烤烟、魔芋等特色农业产业,修建产业路192条703公里,实现了农村公路直通田间地头、直达厂矿企业,推动了农村公路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实施“农村公路+旅游”。围绕改善重点旅游景区通行等级,提升木王山、塔云山、金台山等A级景区品位,修建景区旅游道路27.97公里,完成磨石沟、罗家营等30个“秦岭山水乡村”公路美化提升工作;沿G345干线公路,建设了沙沟口公路驿站、柳林公园、观景台、停车场等旅游公路服务设施,不断拓展农村公路路域服务功能。

抓住三大管养重点,提升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效能

明晰产权,解决“谁来养护”的问题。制定《镇安县农村公路路产登记确权工作方案》,对全县农村公路进行确权登记,颁发证书将县乡道路产路权明确由县交通局管理,将村组道路产路权移交到镇、村管理,有效解决了权属不清、责任不明、管理缺失等问题。目前,完成农村公路产权认证446条2385.57公里。全面实施县、镇、村三级路长制度,明确县长任县级路长、镇长任镇级路长、村主任任村组路长,全县确定县级路长1名、镇级路长15名、村级路长154名,签订《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责任书》815份。

明确职责,解决“养护什么”的问题。坚持县乡道路县管、村组道路村管的原则,制定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计划,明确各级权力和责任清单,切实将农村公路养护责任落到实处。压实县级政府主体责任,重点履行全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统筹谋划、组织协调、资金筹措、任务分解、目标考核、绩效管理等职责;压实辖区镇办属地责任,重点履行村组道路管理养护区域划分、责任落实、岗位设置、群众发动、日常管理、应急抢修等职责;压实行业部门属事责任,明确交通、公安、财政、人社等部门履行整治超载超限、打击破坏路产、保障资金需求、开发公益岗位等职责。同时,围绕“保畅通、保整洁、保安全、保靓美”目标,对公路病害和自然灾害修复、路面日常清洁、路政执法、安防设施养护、路域沿线美化等工作,逐项明确标准、逐条细化任务、逐人压实责任,确保农村公路畅通、整洁、安全、靓丽。

创新模式,解决“怎么养护”的问题。探索推行专业化管护、智能化管护、市场化管护、自主化管护、领养化管护、法制化管护、建养一体化管护六种模式,对县乡道路,组织32个公路养护道班、337名道工,实行专业化日常养护;对22座隧道等特殊公路类型,组建地方公路隧道管理所,建立集“路产保护、道路巡查、隐患治理、路况发布、数据动态监测、应急调度”功能为一体的隧道管理监控信息平台系统,实行智能化养护;对村组道路,为各村配置公路养护公益岗位3—5名,实行自主化养护;对地处偏远的路段,与就近农户代表签订养护管理合同,实行领养化管理。同时,对养护工程建设实行市场化招标,对全域公路实行法制化管理,全面打击超载超限、毁坏侵占路产等行为,有效提升了养护管理水平。

深化三种能力建设,提升农村公路运营管理水平

深化现代客运服务能力。坚持干支线互补,推进城区周边公交化,建立以城区为中心、镇办为节点、建制村为末梢的三级城乡客运网络体系。开通省际线路1条、市际线路2条、县际线路4条、通村线路46条、城市公交线路49条,投放公交车58辆、出租车171辆、客运车辆150辆,全县行政村运营率、通客车率实现“两个100%”,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水平达4A级标准,力争实现全国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建设目标。

深化现代运输服务能力。依托交通区位优势,聚焦“城乡一体、安全便捷、普惠民生”目标,围绕“货畅其流、物尽其值”的交通运输服务理念,大力发展多能互补的交通运输体系,推进“多站合一、 一站多用”乡镇运输服务站建设,融合客运、货运、物流、邮政、快递等多种服务功能,成功创建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样板县,有效保障区域旅客、物资快速集散。

深化城乡物流服务能力。围绕物流到村组、快递进万家的目标,依托镇村客运站点、电商综合服务站、物流网点和邮政服务点,整合货运、客运车载平台,延伸了物流服务链条,建立县级物流园3个、镇级物流站24处、村组级物流快递点729个,日平均快递配送量13.7万件,实现了城乡双向共配共送,有效解决群众物资“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问题。(通讯员:陈风军 毛加磊)

来源:镇安县委宣传部
编辑:李玲 陈丹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