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高新区教育文体局:三段言语说中考 少年追梦在渭中
西西新闻 @2023-05-25
嗨,少年,中考在即,现在的你一定在为最后的冲刺而努力、为破茧成蝶而拼搏。在“5·25”心理健康日到来之际,渭南中学心理健康中心为即将参加中考的学子准备了暖心、贴心、定心的心理健康大礼包!请注意及时查收哦!
来自班主任的叮嘱
中考的脚步越来越近,其实越是基础的简单题,越要严肃对待,因为考试从拼知识变成了拼习惯,这也是为什么仔细认真的学生中考容易高分的原因。所以中考最后关头,拼的不是谁会的多而是谁失误少!我们整理了考试中常见的失误,大家看看有你容易犯的毛病吗?
失误一:错字层出
结局:学得再多也枉然
在中考试卷中,令阅卷老师最遗憾的就是因错别字被打0分的情况。比如,语文卷的默写题,不少同学其实是全部默写出来了,但却被打0分。为什么?因为按规定错一个字,整个句子的分数就全没了。
其实不止是语文,其他科目也是对一样错别字决不留情的。一旦采分点出现错别字,也是一律不给分的。如,准噶尔的“噶”写成“葛”;地表疏松的“疏”写成“蔬”等都得不了分。
而作文中出现的错别字也是很丢分的,一般是规定两个字扣一分,最多可扣3分。不过据改卷老师说,错字特别多的卷子会影响老师的心理分,可能本来该得一类卷的作文,因为老师印象不好,最后只打30多分,一丢可能就是5分甚至更多,那才是最令人遗憾的。
失误二:答卷马虎
结局:答案再好都无补
中考答卷马虎主要有三种情况:选择题中,做对了却选错了。这是最痛心的事有木有,明明费劲做出来了答案就是B,最后一马虎看错选项手一勾选了C。而这种问题只要有检查的意识通常都是能够查出来的;卷面脏乱、改动不统一。有的地方画横线,有的地方画个圈,有的地方又涂成黑块,让老师视觉无比疲劳。还有的考生是写一段画一段,改卷老师得到处找答案。这种卷子,得不了高分是肯定的,万一老师找不到关键点,没给分也是常有的事;一些理科运算题,只写答案,没有写步骤,这种情况一般只能得答案分。有的考生虽有写步骤,但步骤不明确,也会被扣分。
失误三:心理不稳
结局:难也丢分易也丢分
基本上每年的考试中数学或理化中选择、填空都会有那么一两道题特别难,有的考生心情会大受影响,变得手忙脚乱,连其他平常轻轻松松就能完成的题目此时也没了思路,做不出来了。一些心理素质较差的考生更是被困在那道难题中出不来,结果后面的题目都没有时间做。有时候,放下难题,把简单的题目先完成,再回头来做难题,难题也就不再难了,两头都兼顾。但如果一味困在难题中,就可能难题没做出来,连简单题也没了思路,那才是难也丢分易也丢分,太不划算了!
失误四:问牛答马
结局:哑巴吃黄莲
中考中普遍存在几种审题不清造成丢分的失误。审题马虎,不是不会做,是审题不认真,问牛答马,或上面都做对了,搬到下面却错了。这种情况在中考中是非常忌讳的,得分非常低。还有很多考生审题非常不认真,没有据题目给的方向答题;基础知识不扎实、训练不够造成的审题不清。比如同一个内容的题目,问法不同,结果许多考生一看到相同的内容,就急急忙忙下笔,把平常做的原文抄下,却没看到,人家问的是另一个方向的问题。粗心大意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是能力不够,训练不够,如果平常训练时关注同一知识点的不同考法,培养审题的敏感度,这类问题是完全可以克服的。
失误五:投机取巧
结局:反蚀一把米
在历年考试中,总有考生写作文时,将试卷中一道阅读题全文照抄下来,结果被打成零分卷。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英语学科中也会遇到很多,据分析主要还是考生存在投机取巧心理。虽然,由于改卷时是一人一题,改作文的老师不见得看过试卷的其他内容,有可能一时被蒙混过关,但一旦被发现,代价是非常惨重的。中考应严肃对待,力所能及的努力也许给你加分,取巧投机只会误了自己。
失误六:乱做记号
结局:惩罚可大可小
有些考生,平时做试卷时没有养成规范,喜欢乱涂乱画,乱做记号,这种习惯也被带到了中考答题中。据反映,在阅卷中发现不少同学在试卷中做记号的现象。比如,有的考生在一些小标题前画上星号或圈圈等,也许只是想让改卷老师看得更清楚一些,也许只是想弄得漂亮一点。但是这会有做标记作弊的嫌疑!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出现这种情况,轻则被扣分重则被打0分,甚至被取消成绩。
写给家长的建议
中考前家长朋友肯定或多或少的会担心孩子,但满腔的忧心总是不知如何说出口。今天给家长朋友们出出主意,如何对理解中考考生?如何把话说到孩子心里?
考前学生最担心什么?
考生考试前最多的担心是“怕考试发挥失常”。许多学生在过去大大小小的考试中都偶尔出现过一、二次考试发挥失常,同学们自然害怕在这关键的一考中又出现失误。实际上所谓考试发挥失常,它产生的主要原因往往与出题过偏、怪、难有关。因此,家长可以向孩子解释,高级别的正规考试,出题是比较严谨认真的,反而不会出现有时在学校考试出现的怪题、偏题,不会让你看到题摸不着北。
学生有哪些压力?
理解孩子有哪些压力,你才能真正帮到他。一般说来同学们的压力来自两方面,一是心理上的,怕自己考得不好,达不到父母的期望;二是身体上的(这个反而被家长们忽视),长时间的紧张作息,超强度的听课做题,睡眠不够,他的身体自然感觉不舒服、累、压抑。因此,家长一方面要按照孩子的实际情况设定期望值,另一方面要多关心他的身体健康,保证睡眠,同时包容他的负面情绪。
家长不该说什么?
要总是问“复习的咋样了?”因为孩子没法回答你!事实上没有人是“复习完了”才去参加考试的,总会有点不放心、没把握。而如果他实事求是地回答你,没复习好,这个信息又会强化他内心的不安,增加他上考场的压力。不要总是跟孩子讨论最后的结果。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抓紧一切时间学习,言语中带着威胁和恐吓。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要从一条湍急的河流上走过一座独木桥,过桥之前不断地说掉下去会如何如何,那么过桥的时候还能走的安稳么!基本上我遇到的每个学生都反映他们会在某个阶段有这种感觉:一方面内心很焦急,一方面却又感到说不出的疲倦以至学习没效率。当孩子出现这种状况时,请家长首先理解,这是大脑给出的一个信号:孩子需要适当休息调整了。人的大脑与其他器官一样,需要劳逸结合,如果外界强制性的给予学习任务,大脑自身的保护机制便会产生所谓“保护性抑制”,就是说这时候的大脑已经没有运转的效率了!这个时候家长可以想想孩子平时都喜欢什么活动,提醒他休息休息。我们的一名学生,有一次在课间织毛线,原来,当我告诉他们减压的一个办法是做做自己喜欢的活动时,她首先想到的就是编织,她说这么做的确感觉好一些。
如何面对自暴自弃的孩子?
一些基础差的孩子这个时候容易自暴自弃,“反正我不行,复习也没用”。实际上,最后的冲刺对考生可能改变不大,但对中考考生,因为知识相对还是比较简单的,所以我们的确看到有一些同学就是靠最后冲刺大幅提高成绩的。“临阵磨枪,又快又光!”学校老师不能这样教育学生,但我们做家长的必须也只能这么给孩子打气。
如何回答孩子“考不好怎么办”?
几乎每个孩子都会问父母,“如果我考不好怎么办?”有的家长说,无所谓,考不好就考不好!有的家长说,考不好就完了,我没办法,到时候你自己看着办吧。这两种回答都不可取,考试对孩子、对家长都很重要,不可能无所谓,这么回答要么口是心非,要么是对孩子早已失去信心;而强调考不好的可怕后果,则会干扰孩子对学习的专注。这个时候最好认真的、诚实的与孩子共同面对这个问题,承认考不好的确是我们不愿接受的,但无论怎样现在都要尽心尽力,“咱们尽力!”只有这样,将来才不会后悔、自责。
最后阶段家长能为孩子做什么?
决定学习成绩的有三个方面的条件,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心态。方法和习惯,已经不是考前我们能立竿见影改变的了。所以这个时期,看到孩子或这或那的许多毛病,不要急于去纠正他。你能为孩子做的,是使他在这个时期保持一个稳定的学习心态。具体来说,一是照顾好他的饮食、生活起居,二就是闭上批评的嘴巴。也许他吃饭的时间有点长,也许他在厕所磨叽了半天,也许一晚上他去厨房翻了几次冰箱……,不管怎样这段时期不要吭声,这是你对孩子的体谅,这就是我们能为孩子做的。
来源:渭南中学
编辑: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