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天坑群第八次国际联合科考学术研讨会在汉中市召开
西西新闻 @2023-05-09
5月8日,以“汉中天坑群文化、生态、社会价值与保护利用研究”为主题的汉中天坑群第八次国际联合科考学术研讨会在陕西省汉中市举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耀如,国际洞穴联合会副主席兹德内克·莫提契卡,捷克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副所长迈克·菲利皮,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党委书记、二级教授洪增林,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王训练、田明中,亚洲洞穴联盟主席、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地质学会洞穴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张远海,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教授级高工董颖,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副院长葛安新,河南省地矿局山水地质旅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张忠慧,西安地图出版社社长毛腊梅,张掖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局局长祝鹏先,长安大学教授王玮,汉中市天坑群地质遗迹保护利用中心主任肖义恩,汉中市文旅体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许姬等领导专家出席。研讨会由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副院长、正高级工程师黄建军主持。
会前,卢耀如院士、汤中立院士以及国内外专家学者深入汉中典型天坑洞穴现场,围绕洞穴保护利用研究等12个专题,在南郑小南海镇、镇巴三元镇、宁强禅家岩镇等天坑集中分布区进行了为期11天的野外科学考察。
研讨会上,院士、专家学者各抒己见、群策群力,围绕汉中天坑群文化、生态、社会价值与保护利用研究建言献策。
通过为期13天的实地考察和研讨交流,科考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汉中天坑群保护利用提供了重要依据。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此次联合科考开展的洞穴探测、地层古生物化石调查研究、生物多样性研究、天坑形成年龄及区域古气候研究、禅家岩地质文化村建设研究、岩溶碳汇评价研究、健康地质调查研究、地质遗迹资源卫星遥感监测研究、巴山弧形构造带与天坑形成关系研究等12项专题,学科覆盖面广、学术水平高,考察成果将为挖掘汉中天坑群自然、文化、生态、社会价值,推进天坑群保护利用研究等提供基础信息数据,支撑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做好汉中天坑群保护利用,加强以拓展地质+为主体的汉中天坑群国际性综合科学考察,深度挖掘汉中天坑群作为我国三大“天坑-洞穴系统”和六大名洞的科学价值,建立以人-地关系为基础的汉中天坑群文化、生态、社会价值及保护利用体系,科学提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地学方案。
西西新闻汉中
编辑:董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