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料微博

微信

倾力守护“祖传味道” 榆林市张彦兵候选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

西西新闻  @2023-04-12

字号

在中央文明办举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中,2023年第一季度网络点赞评议已经开始,榆林市诚实守信好人张彦兵候选“中国好人榜”。

张彦兵,男,1978年2月生,榆林市吴堡县张家山镇高家塄村村民。作为手工空心挂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彦兵始终对传统手艺心怀敬畏,他恪守工匠精神、坚持创新传统工艺、严把产品质量、诚实守信经营,倾力守护“祖传味道”的同时,致力把个人的产业梦想化作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的非遗力量。张彦兵曾获陕西省劳动模范、陕西省第七届道德模范提名奖、“陕西好人”等荣誉。

顾客至上  传承诚信经营家训

张彦兵的祖父母是张家山镇一带颇有名气的挂面匠。2000年以来,张彦兵秉承“厚道做人,良心做面”的家训,坚信诚信是立人之本、经商之根,致力于让老手艺焕发新味道。

从业23年,张彦兵始终坚守三条底线。第一是保品质,他选用上乘的春小麦面粉和山泉水为原料,不使用任何添加剂、防腐剂,做出的手工空心挂面品质优良、筋道可口、粗细均匀。挂面由面棒拉成,会产生多余的“挂面头”,为了节省成本,挂面匠通常会将这些挂面头揉进次日的面团中继续使用,但张彦兵选择弃用“挂面头”和面,最大程度保持挂面的绝佳口感。第二是不涨价,近些年手工空心挂面成为走亲访友的优选礼品,挂面礼盒在市场上走俏,包装精美了,挂面的价格也跟着水涨船高,但张彦兵一直坚持用最朴素的包装,避免过度包装带来的浪费,质朴的风格获得了消费者的青睐。第三是斤两足,张彦兵坚持诚信经营,不论订单大小从不欺客,多年累积的良好信誉也让张彦兵挂面铺子的名声越来越响亮。

张彦兵还给自己定下一条规定,外地发货一定按时按点,防止延时发货给客人造成损失。

坚守初心  焕发产业发展新貌

传统挂面的做法繁杂,有12道工序,耗时20多个小时,一户人家一天只能做100斤左右的挂面。特别是到了三伏天,室外温度、湿度太高,挂面挂不住、不成形,传统老手艺人需要加入大量的食用盐,才易于加工,做出的挂面偏咸、口感不好;如果少盐,又会导致面团发硬,难以拉伸,加工难度很大。为了破解这道难题,张彦兵在沿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反复琢磨,在消耗掉30袋面粉之后,他精准把握了在炎热天气里有效发面的盐水比例,成功做出了在三伏天也能保质出品的空心挂面。

挂面是纯手工操作,没有固定的标准,成品可粗可细,越细加工难度越大。张彦兵多方调研发现,手工挂面越细口感愈佳,顾客也普遍认为挂面越细越能体现挂面师傅的手艺。为此,他反复试验,做出的面最细的可以穿过针孔,技艺之精不但令顾客叹服,也令同行钦佩。“手工空心挂面制作技艺要传承,更要创新。”作为第三代“挂面人”,张彦兵考察市场需求,在挂面中加入了菠菜、艾草、藜麦、苦菜等材料,研发出近20种“新潮”挂面。“颜值”与“健康”并存的挂面让顾客吃得更健康,也让吴堡手工空心挂面技艺展现“新面貌”。

关爱乡亲  助力厚诚吴堡建设

张彦兵先后开展技艺传习40余期,通过“一对一”单训、“面对面”指导、“手把手”示范,指导数百名学员逐步掌握技能要点,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培训中,除了挂面制作技艺,他还注重培育文明健康、向上向善的诚信经营文化,引导学员以诚信赢得市场。“把挂面质量保证好,斤两保证到,这才是长久之道,不然做的都是一锤子买卖,不但没有回头客,还会砸了吴堡空心挂面的金字招牌。”张彦兵对每一位前来学手艺的学员,都不忘谆谆叮嘱。

据悉,张彦兵还与20多户分散加工的挂面户签订协议,采用统一培训、统一供料、统一回收、统一销售的产业链模式进行加工,“我们靠手艺吃饭,更靠诚信吃饭”,是他与村民交谈中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几年来,先后有127名村民在他开办的挂面厂务工、分红,月均收入4000元。张彦兵还搭乘新媒体的“快车”,通过线上直播、参加展销会和专题讲座等形式,积极推介吴堡农特产品,向吴堡县手工空心挂面生产企业、农户义务宣讲诚信经商理念30余次,身体力行弘扬诚信文化,助力吴堡建设。

 
来源:文明榆林
编辑:董明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