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高新区:聚力“三个年”,掀起实干新热潮
西西新闻 @2023-03-16
为深入贯彻落实“三个年”活动,咸阳高新区紧扣重点工作任务,多措并举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细,聚焦项目建设加油干、扭住招商引资不松劲、改进干部作风不停步,及时解决企业诉求,提振发展信心,助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汇聚“四力”助推“三个年”活动走深走实。
政治引领聚合力
始终将民营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引领摆在首位,筑牢思想政治基础,凝聚起民营经济领域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思想共识。
召开“喜迎二十大·高新这十年”高新区升级十年暨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对区内10户高新技术企业、8位高新工匠、23位优秀企业家、4位突出贡献企业家和1位最具人气企业家进行表彰奖励,举办咸阳高新区2023年“三个年”活动企业联谊会,营造弘扬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价值的良好风尚。
深化服务添动力
完善出台“稳经济保增长16条”“招商引资政策黄金10条”“秦创原政策包”“企业上市一揽子政策”“智库管理办法”等三十多条政策措施,给市场主体提供系统的、及时的、无微不至的支持和便利。
2022年共向企业发放各类政策汇编1000余册,落实政策资金1.3亿元,政策及时、精准、有力地落实,使投资者在高新区兴业有信心、发展有前景。
设立每年不少于120万元的知识产权援助基金,与23家专业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与咸阳市检察院等司法机构签订知识产权保护框架协议,持续通过官网、微信APP、现场讲座及入企走访等方式,不断增强企业知识产权维护意识,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强化培育挖潜力
鼓励本地优质企业扩能扩产、产业升级,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引导黄河轮胎二期等多个本土企业在高新区实现技改扩能。同时实施“互联网+制造”产业升级计划,支持彩虹光电、冠捷、秦星、海天制药等重点行业龙头企业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着力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聚力打造人才聚集的创新城,先后出台人才招引、双创补贴、个税返还、人才公寓等一揽子惠企政策,引导“才”聚高新、“智”领高新。全力推进西交大孙军院士团队、陕科大张方晖教授团队等高端人才负责的63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不断强化科技金融支撑作用,设立6亿元科创基金,以股权投资的方式,吸引优质项目落户,扶持企业发展壮大,对华道生物、朔光启复、晶格光电等高成长性企业跟进投资约9000万元,增强金融服务市场主体的能力。
优化环境增引力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服务模式,对所承接的行政许可事项进行规范管理、审批标准,提供个性服务,丰富完善高新区“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窗口办”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推进“一件事一次办”,企业开办全程网办,1个工作日内领取营业执照,同时提供免费刻制5枚印章并上门送章或邮寄服务,实现企业开办“照、章、税、银、保、金”全链条一张表单、同步审批;建设高新区行政审批专家库,共聘请涉及工程建设、药品、医疗器械、食品安全等领域专家84人,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先评估、后审批”,确保审批流程规范。
依托全省一网通办和工改系统,实行“键盘审批”,大幅提高审批效率;试行“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制”,助力企业手续办理高效便捷。
同时,建立“联络员”组织协调机制、“月报送、季推进、年总结”等工作推进机制;持续开展“双包一解”“三送一解”大走访活动,将高新区招商引资、科技创新、稳增长等各类政策送册上门,全年共走访企业1100余次,项目600余次,解决问题72个;《咸阳高新区全力打造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入选《2022年陕西省第一批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学习。
西西新闻咸阳
编辑:高阁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