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新区:聚焦高质量发展 助推中国式现代化西安迈出坚实步伐
西西新闻 @2023-03-03
3月3日上午,西安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召开“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全力推动西安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郭晓辉发言介绍了2022年工作成绩以及2023年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工作安排。
郭晓辉介绍,2022年,高新区生产总值实现3104.3亿元。培育出三星、比亚迪两个产值千亿级企业,助力全市工业发展的实现新突破。签约开工产业项目80个、总投资830亿元,落地西电智慧园等5个百亿级项目。新增10家上市企业,国家级高新企业突破5000家。推进“四个高新”项目537个,90个市级重点在建项目完成投资额993亿元,全年集中开工项目149个,总投资2768亿元。在全市各季度观摩中均排名第一。
郭晓辉表示,2023年高新区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三个年”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全市“六个打造”目标,推动八个方面重点工作落地落实,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助推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迈出坚实步伐。
用好投行思维抓招商。聚焦“55611”产业体系和19条重点产业链,开展强链、补链、延链行动,做好要素和服务保障,力求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取得新突破。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到2023年底,光电子、汽车、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5大产业集群产值突破4800亿元,高技术产业产值增长30%,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32%;形成2家千亿企业,百亿级企业新增1家。
强化创新平台引领。支持电子谷、硬科技社区建设成为秦创原立体联动孵化器,加速硬科技要素交易市场建设,谋划建设一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小试中试平台、检验检测平台等。狠抓科研成果转化。创新推广“一院一所一校”模式,推进西电大学科技园开工,加速西工大未来产业园落地,形成孵化与人才、资本、科技、政策交流互通的全要素服务网络。到今年底,高新技术企业突破66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6000家,高新区成为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的核心区和主战场。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根据“三区三线”方案,优化提升用地布局方案,实现土地节约集约高效综合利用。推动基础配套优化。促进公共基础设施与城市人口、发展规模合理匹配。加快高新至鄠邑高速复合通道、有轨电车等重点交通项目建设。狠抓城市品质提升。推进有标可依、有标必依的标准化、精细化城市管理模式。
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深入实施“名校领航工程”“新校成名校培育工程”“新优质学校成长计划”,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动公办和民营医疗机构协调发展,加快建设高质量医疗卫生强区。继续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城乡社会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全面覆盖。盯紧安置房建设计划,加快完成回迁村交房前期准备,确保回迁工作有序推进。打好蓝天、绿水、净土、青山保卫战,保护好生态环境。
推进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深入实施“万企兴万村”,通过“城市带动、平台撬动、企业联动、群众互动”,健全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坚持扩大就业不动摇。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解决好农村劳动力转移、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稳定就业。全力促进大学生就业,设立10个高校人才工作站,释放10000个岗位需求。
建设和谐幸福高新。树牢“稳定压倒一切”意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实抓细总体安全。盯紧盯牢重点领域,持续开展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大排查活动,努力将隐患、矛盾消除在萌芽、化解在基层,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编辑:董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