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边:学习贯彻二十大,描绘乡村新画卷
西西新闻 @2023-02-1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正确处理好工农城乡关系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必将为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前进方向。
乡村振兴需规划。要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弘扬革命精神、传播正能量。乡村振兴要全面振兴,补短板,强弱项,紧盯人民群众关切的问题,早规划,早行动,早实现,力争再实现人均收入增速高,居民生活品质有提升。
产业振兴强根基。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就业创业勤为本,勤能补拙,勤能致富。农业改革夯根基,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发展农业,农业强则农民富。融合发展兴产业,创新发展,保护多样性,打造特色品牌,只有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才能更好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人才振兴靠才华。根基牢固有保障,选派一批“勇担当、善作为、作表率”的干部在急难险重岗位历练,培养激励,感染和带动乡村干部集聚一丝不苟的实劲、激发一抓到底的狠劲、磨砺一以贯之的韧劲和鼓励一往无前的拼劲,稳中向好谋发展,努力打造阳光健康的人事生态,促使干部“学本领、长才干”,成为有担当,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才。
文化振兴显精神。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让乡村风貌焕然一新。塑型铸魂提精神,文化底蕴深厚才有自信。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定期开展人居环境卫生大整治,推动人居环境全面改观,农村更加生态宜居美丽,打造人居环境整治样板,提升村容村貌整体品质。内心富裕了,生活的精神世界丰富了,自主治理建设意愿就更明显了,相辅相成。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
生态振兴为大家。绿色发展守红线宜居宜业是关键。生态好则发展好,生态文明发展才能长远,人居环境要整治,村容户貌更整洁。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党的二十大进一步强调了“两山”发展理念的重要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只有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了,农民幸福指数提升了,才能真正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践行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努力贯彻党和国家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举措,力争在“双碳”发展背景和“两山”发展理念下谋求生态发展的新景象。
组织振兴引领强。同心同德齐发力,共建共享心向党。以组织振兴推动乡村振兴,夯基固本,重在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唯有坚持抓基层,打基础,才能稳步推进党的事业健康长远。机制健全有保障,党建领航政府帮。党建引领,激发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引导人民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通讯员:杨瑞瑞)
西西新闻榆林
编辑: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