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料微博

微信

合阳中学赓续百年薪火 打造“县中”标杆

西西新闻  @2022-10-24

字号

梁山古朴厚重,金水千载流韵。渭南市合阳县这片土地上,几千年绵延不绝的文化绪脉,孕育出一颗璀璨的明珠,陕西省第一所县立中学——合阳中学。

百年薪火续今朝

1916年,中国同盟会会员、著名爱国人士——合阳青年党晴梵与郭海楼、箫西丞诸君子倡议就县立高小改建中学,经过三个月的筹备,陕西省第一所县立中学诞生了,党晴梵先生亲任校长。然而,由于军阀割据,经费无着,创立不到半年的合阳中学被迫停办。1921年,留日学生--合阳热血青年屈岩如克服困难于当年秋季恢复办学。1924年,在时任陕西省教育厅厅长马凌甫的支持下,在合阳太清观建起占地30余亩、设施齐全的新合阳中学。适时,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为学校亲自题写了校名。1927年,合阳中学设立了党支部小组。1938年春,在合阳中学组织成立了“沿河学生抗日联合会”,为革命培养了大批干部。1939年,合阳党组织在合阳中学办起了“垦荒书店”,从北京、上海、西安等地邮购革命书籍,通过各种渠道宣传革命思想。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成立抗战剧团下乡演出,宣传抗日。

在原合阳中学旧址“太清观”后殿前有颗古桧,距今已有千年,它高约25米,主干笔直如松,树身分数股呈螺旋状,每股又如马尾一束,纹理清晰;树身如虬,绿叶常青;其叶针状,坚硬如刺,两枝干似双角直插云霄,故名“龙桧”。这颗古桧,宛如合中的一座精神之塔:主干苍劲有力,代表了合中人务实、创新、志存高远、自强不息的态度,枝干挺拔向上,象征着合中师生的积极进取、务实求真、敢于超越和顽强拼搏的精神。

时代风云变幻,学校几经更迁;经历百年风雨,合中精神永存、太清古桧葱郁挺拔,见证着合中的昨天,流金“腾飞”直上云霄,展示着合中的今天。徜徉于洋溢着现代化气息的校园,回望着岁月的云影天光,我们感受着文化穿越时空的巨大震撼。

凝聚力量强师资

作为全省第一所县立中学,百余年来合阳中学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早在建校之初就请来“左联”作家鲁彦、化学家季舞韶、画家石波夫、康济,数学家党修甫、刘济柔,语言学家杨春霖、杜松寿等名师来校任教,学校教学研究氛围浓厚,教学质量位居地区首位。

一直以来,学校以先贤教师为榜样,凝聚红色精神,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学校坚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更新教师教育理念、开阔知识视野、提高专业水平。坚持开展青年教师暑期培训工作,举办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实行结对拜师青蓝工程等,夯实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实施“校长人才培养工程”,着力培养堪当大任的学科新锐和管理精英。重视班主任的培养和管理,通过召开班主任会、举办班主任论坛、优秀班会课观摩等活动,打造出一支优秀班主任团队。

在合阳,合阳中学的教师未必是收入最高的,但他们的教师却是最受尊重的,合阳中学的教师们齐心协力,把教育当作自己的事业,把教出最优秀的学生当成自己的使命。

汲取养分育新人

在帝制告终、民主初萌的年代,合阳中学造就了一大批追求真理、勇于献身的革命志士;在共和奠基、百废待兴的岁月,这里造就了一大批写意人生、演绎奉献的热血青年;在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的时期,这里造就了一大批勇立潮头、浪尖行船的时代骄子;在开拓创新、和谐发展的今天,这里造就了一大批志存高远、擘画蓝图的社会精英。百余年来,合阳中学一代又一代学子传承着这红色基因,以心存祖国的博大胸怀、为国育才的远大理想、自强不息的奋发精神,不断在科教兴国的大道上阔步向前。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合阳中学将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为己任,不断汲取百年历史养分,形成独具特色的育人模式。刘祖典、党音之、雷凡培、李斌奎、党进宝、肖学文、张亚文等一批批知名校友,早已成为合阳中学子的楷模。

赓续红色血脉,更要守正创新。在国家振兴县域高中发展的新阶段,合中人正高擎大旗,以更新的理念、更大的格局,朝着“渭南一流、省内标杆、全国知名”的目标,奋力迈进,砥砺前行。

来源:合阳中学
编辑:王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