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宝”燃起抗疫心 宝鸡渭滨村企“四联共建” 走出振兴路
西西新闻 @2022-10-11
随着陕西省宝鸡市陆续开展多轮核酸检测工作,“渭滨五宝”系列贴纸引起市民广泛共鸣,“蒲公英宝宝”“赤松茸姑娘”等农产品卡通形象受到追捧。“集齐‘五宝’,召唤车水马龙、没有口罩的日子”成为当下流行话题,“渭滨五宝”之所以能向广大市民传递如此强烈的抗疫必胜信心,源于农产品品牌在乡村振兴行动中促进农民致富增收发挥的良好效果。
面对城郊农村多为低山残塬坡地,耕地量少、质差,传统农业产业效益低和“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农民老龄化”等现状,渭滨区推行“组织联建、党建联抓、党员联动、项目联营”的村企“四联共建”促振兴工作机制,有效破解城郊乡村发展困局,走出了一条村企优势互补、联建共赢的发展道路。
培育有“匠心”的农民
金秋九月,一串串饱满剔透的葡萄挂满枝头,“结果”半山。但功夫却在芒种前,石鼓镇刘家村农户们每到这时已经忙开,葡萄长势过猛容易影响品质和口感,必须逐串疏果,剪去过大过密的葡萄粒,保证每串葡萄大小均匀,每串挂果数量在60颗左右。石鼓现代农业园内400亩的葡萄园,必须赶在一周内完成“精雕细琢”。
“以前果子结得越多越好,现在不同了,产量低些不打紧,品质提上去卖价才更高。”务农一辈子的村民杨仕军主动向石鼓现代农业园“葡萄匠人”农业产业技术服务队学习技术后,收入翻了几番,再不提“费时费力”的话。
结对企业采取“外引内联”涉农专家特派员的形式,渭滨区组建44支产业帮扶技术党员先锋队,共举办各类技术技能培训班16期,培训农业经理人、种养大户、乡村匠人、乡土专家等高素质农民820余人。先后创建3个创业孵化基地和8个标准化创业中心,设立食用菌、花椒、大樱桃、中药材种植等4家区级公共实训基地,围绕各村农业产业发展实际培育集聚人才,为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渭滨区电商协会联合邮政公司对大樱桃、葡萄等种植户进行微视频抖音直播带货和快递业务培训,培育农村电商直播带货人才100余人,让秦岭北麓的优质农产品插上网络翅膀销往全国各地。
种出有“品牌”的农产品
“没有规模,品牌就无从谈起。目前我们从村民手中流转土地150多亩,建立食用菌大棚4万多平方米,产量上去了,却面临着生鲜农产品附加值低、不易保存等难题。”孟保领说,“研发出的菌酱、菌茶、菌酒、即食脆片、珍菌汤包等系列精深加工产品延长了食用菌产业链,也不断丰富起我们的品牌”品牌效应带来良好经济效益,小“红菇”产业为163户村户提供就业岗位,年均收入十余万元,有力促进农民增收。
通过支部搭台开展村企组织联建,聚焦品牌创新互动,开展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成功叫响“蒲丰佳禾蒲公英、秦岭瑾瑜红玫瑰、绿泽佰旺赤松茸、龙山玉珠好葡萄、坡地旱作大樱桃”渭滨“五宝”农产品品牌,让农产品质量更优、卖出好价。
打造近效“网红地”的农村
骄阳八月,渭滨区“职工鹊桥会”在高家镇上川村日兆山谷营地成功举行,令人心旷神怡的田园风光促成29对情侣牵手成功。以村合作社+投资公司的模式打造的天幕露营区、“一分田”等项目,为市民提供了近郊休闲纳凉的好去处,农旅融合注入乡村振兴新活力。
渭滨区委组织部负责人介绍:“渭滨区依托主城区区位优势,聚焦‘1+3+12’的总体部署,紧盯‘全域乡村旅游示范区’1个中心,以茵香河、清姜河、晁峪河流域为核心建设3个乡村旅游综合体,以茵香河村等12个村为重点建成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示范村,大力发展民宿、农家乐、体验园、研学基地等新型产业和业态,做长做强乡村旅游产业链。”
开展项目联营以来,以千亩玫瑰产业观光园、如意茵香小镇为载体,沿线4个村的乡村旅游和康养小镇项目相继建成。统筹谋划上川村农耕体验园、厥湾村油桃采摘基地等“五园五基地”等10个重点项目,先后建成石鼓现代农业园、晁峪田园综合体等“四大产业板块”,农旅融合释放出乡村振兴新动能。
来源:宝鸡市渭滨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高阁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