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料微博

微信

为了提升群众幸福感 铜川市宜君县多措并举走稳乡村振兴路

西西新闻  @2022-09-28

字号


9月27日上午,铜川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建设农民幸福家园”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在市图书馆召开,铜川市宜君县委副书记陈会理、副县长陈伟参加,以“踔厉奋发 笃行不怠 走稳乡村振兴路 提升群众幸福感”为主题,介绍了近年来宜君县实施乡村振兴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和亮点。
 
据陈会理介绍,近年来,宜君县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来抓,坚持用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尽锐出战、苦干实干,2019年5月7日省政府公告宜君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成为全市率先整体脱贫摘帽的区县。2020年底剩余贫困人口330户526人全部脱贫退出,全县4075户11478人实现稳定脱贫,57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序列,宜君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先后荣获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优秀县”“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宜君县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牢牢守住保障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扎实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新成效。2021年宜君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06元,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实现8.4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8%、6.6%。
 
脱贫成果有效巩固。坚持“1561”工作思路,紧盯群众增收、“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指标,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扎实推动责任、政策、工作落实,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强化涉农整合,农村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提升,群众致富产业稳步发展。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476人,其中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3339人。累计建成社区工厂24家,吸纳劳动力就业389人,其中脱贫劳动力就业84人。全面精准落实低保、养老保险、残疾人补助、临时救助等兜底保障,保持教育、医疗、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等帮扶政策力度不减,全县无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农户参保率稳定。建立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设立监测预警网格员654人,创新推行“排、访、评、录、补、销”六字工作法,常态化监测,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目前,全县有监测帮扶户129户365人,均落实三项以上针对性帮扶措施,已稳定消除风险户40户127人,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始终坚持把产业振兴和群众增收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大力发展玉米、苹果、核桃、中药材、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健全农业产业体系,先后有15种农产品通过国家无公害认证,宜君核桃取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证明商标、入选陕西首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宜君党参被确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成功引进新希望、陕果集团等一批重点龙头企业,创建省级农业产业园区1个、市级2个。全力推动农旅融合发展,打造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点2个、省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11个,创建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持续深化“一股三带”,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农村集体资产总额累计达到13.1亿元,全县年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占到18.8%,棋盘镇黄埔寨村、彭镇偏桥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被列为全省典型案例。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建成西北地区县级最大的人工智能训练师基地,全国首个“菜鸟乡村农产品上行中心和共配中心”落地宜君,建成电商服务站点90个,培育电商企业192家,电商销售总额突破1.5亿元,“AI豆计划”人工智能和乡村物流共配仓两个项目入选数字陕西建设优秀成果和最佳案例。
 
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健全完善人才培育、引进、管理机制体制,采取“人才+项目”“人才+基地”“人才+产业”等形式,让人才各尽其用,建立专家工作站、人才驿站14个,设立农民培育师资库和产业致富带头人人才库,专设人才编制池,积极拓宽选拔吸纳人才渠道,引进专业技术人才5人,落实3名“特派专员”服务企业发展,聘用果业、蔬菜、养蜂、畜牧养殖等农民技术员300余名。聚焦本土人才培育,加大就业创业培训力度,组织开展实用技术培训392场次,举办职业技能培训班24期,培训1.42万人次,完成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551人,培育经营管理型、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高素质农民1334人,省级农业经理人7人,省级领军人才3人。组建高素质农民跟踪服务指导团,成立苹果、玉米、核桃、中药材、农资、电商6支产业技术服务队,长期深入村组开展培训。强化人才激励奖励措施,命名表彰“最美科技工作者”20名、“宜君英才”24名,大力宣传先进人物和典型经验,营造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
 
乡风文明蔚然成风。聚焦培树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积极开展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好媳妇”“好公婆”“十星级文明户”等评选表彰活动,选树了一批示范引领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作用,大力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建180余支志愿服务队,深入镇村广泛开展各类宣传宣讲活动400余场(次)。创新开展精神风貌大提升“十二项活动”,“宜馨超市”经验在全省推广,“宜民讲习所”被认定为终身学习品牌项目。持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成县级以上文明村93个,创建覆盖率达79.5%。完善村规民约,定期组织召开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有效引领厚养薄葬、勤俭节约等良好风尚,推动乡村移风易俗。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开展文化活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交流、培训展演400余场(次),完成首部原创大型现代眉户剧《月照宜君梁》及二度创作,融合宜君元素开发了一系列剪纸、农民画、草编、核桃工艺品等文创产品,进一步提振群众创造幸福生活的精气神。
 
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坚持生态立县战略不动摇,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推进生态保护治理行动,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森林覆盖率54.27%,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连续多年稳居关中县区第一,创建为全省首个“中国气候宜居县”。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全力做好“厕所革命”、垃圾污水处理、村容村貌整治等重点工作,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19%,建成卫生户厕1.85万座,卫生厕所普及率88.3%,全县618个自然村全部实现“垃圾不落地”,启动实施6个污水治理示范点建设,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2座,氧化塘12座,实现全县农村生活污水有效管控全覆盖,先后创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个,省级美丽宜居村5个,市级美丽乡村最美村3个。加快农村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8.9亿元,实现全县所有行政村安全饮水、通村道路、20户以上通组路、村内巷道、村级卫生室、文化广场全覆盖,农村自来水普及率100%,村庄绿化率40.7%,荣获“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称号。
 
基层组织坚强有力。严把政策、程序、人选、联审、考察关口,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换届后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实现全覆盖,本村致富能手、大学毕业生、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和退役军人占比71%,班子成员整体呈现学历升、年龄降、结构优目标。持续加强村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和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排查整顿,向“五类村”全覆盖选派第一书记65名,驻村工作队员198名,积极开展村党组织书记、第一书记“擂台比武”活动和推行年轻村干部导师帮带。将全县117个行政村划分成29个网格,建立了产业连片、环境连治、支部连建、干群连心“四连驱动”工作机制,形成县委统一部署工作、重点任务“网格化”推进、基层组织全力落实的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格局。围绕让农民得到更好的组织引领、社会服务、民主参与,深入推进“政治引领、自治强基、法治保障、德治引导、智治服务”的“五治”融合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全面加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不断增强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最后,陈会理表示,下一步,宜君县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始终聚焦“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目标,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走稳乡村振兴路,提升群众幸福感,奋力谱写宜君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西西新闻铜川
编辑:任昴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