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料微博

微信

长途奔袭70余千米 宁陕朱鹮幼鸟快闪回洋县老家“探亲”

西西新闻  @2022-07-01

字号

6月28日, 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龙亭保护站工作人员在辖区野外巡护中发现有2只朱鹮在水稻田边觅食,通过望远镜观察后发现为2只今年新出生的朱鹮幼鸟,仔细辨别后发现其中一只朱鹮腿上带着蓝色环志,编号77A。


根据全国鸟类环志中心为各地分配的环志色彩归类,当前汉中市内出生的朱鹮全部佩带白色环志,经过与全国鸟类环志中心和陕西省宁陕县朱鹮保护中心确认,朱鹮77A于2022年出生于宁陕县城关镇老城村。

每年6月已是朱鹮繁殖后期,大部分朱鹮幼鸟陆续离巢出飞,因体能、飞翔能力、觅食能力等都还较弱,需在朱鹮父母带领、照顾下,选择在繁殖地附近活动并增强生活本领,后逐步到平川丘陵地带活动。像77A在离巢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迁移直线距离达70余公里尚属首次发现,刷新了朱鹮幼鸟出飞后的最远活动距离。

通过6月28日至29日的连续观察,77A个体觅食等行为无异常,活动范围较为稳定。但与当地出生的朱鹮幼鸟相比个体较为瘦弱,可能和脱离亲鸟照顾及长途迁移营养不良有关。后续, 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将继续对这只回到洋县“老家”省亲的77A朱鹮予以关注,希望它能在洋县安家落户,平安成长。

环志又称鸟类环志,指在鸟类身体上佩戴刻有编码的脚环、颈环、翅标、跟踪器等标记物并将其放归自然,通过再捕获、野外观察或数据传输等方法获取鸟类生物学和生态学信息的科研活动。从1987年开始,朱鹮保护区每年在野生朱鹮幼鸟离巢出飞前,保护科研人员会给朱鹮幼鸟腿上戴上金属环志,自2000年以来给朱鹮佩戴彩色数字环,便于个体识别和野外观察,用于研究朱鹮的种群动态、结构和迁徙扩散等活动规律,为野外保护和科研奠定基础。
 

来源: 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编辑:任昴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