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料微博

微信

黄陵果业助力乡村振兴 年销售总收入16亿元

西西新闻  @2022-06-21

字号

6月19日,延安市委宣传部联合延安市委改革办召开“深化改革助力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

黄陵果业助力乡村振兴 年销售总收入16亿元

 

黄陵县是世界最佳苹果优生区,全县果业总面积27万亩(苹果26万亩、黄陵翡翠梨面积1万亩),年产量38.25万吨(苹果38万吨,黄陵翡翠梨0.25万吨),销售总收入16亿元(苹果销售总收入15.75亿元,黄陵翡翠梨销售总收入0.25亿元),农民人均果业收入18600元,果区人均果业收入25396元。黄陵翡翠梨,由山西省果树研究所于1974年杂交育成,母本为新疆库尔勒香梨,父本为河北雪花梨。该县于1999年引进,进行试验示范栽培,该品种在我县表现为形正、皮薄、肉细、核小、可食率高、含糖量高、耐贮等诸多优点,2016年注册为“黄陵翡翠梨”国家地理标志。2013年在田庄镇大面积发展,现有总面积1万亩,挂果面积0.25万亩,总产量2500吨,总产值2500万元。全县共有果品贮藏经营企业48家,其中省、市级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4.0智能选果线10条;贮藏能力14万吨;冷链运输车15辆;外省“延安苹果”直销窗口达到34家;全县苹果镇村交易市场、中心达到17个;“延安苹果”区域品牌授权企业(合作社)55家;果品深加工企业2家,年消耗鲜果0.6万吨。

黄陵果业助力乡村振兴 年销售总收入16亿元

 

黄陵果业助力乡村振兴 年销售总收入16亿元

 

黄陵现有苹果面积26万亩,其中20年生以上老果园12.5万亩、占果园总面积48%,10—20年生4.7万亩、占果园总面积18%,10年生以下8.8万亩、占果园总面积34%;乔化砧23.2万亩、占总数89%,矮化砧2.8万亩、占总数11%;早中晚熟品种比例为1:9。树龄、砧木、品种比例难以适应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对此,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在稳定26万亩总面积的基础上,按照“优布局、改乔化、推矮化”的思路,逐步推进转型升级。按照“五新”(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主体、新装备)要求,建立省力型、高光效新品种矮化密植园,引进大卫嘎啦、秦脆、福布拉斯、宫藤富士、维纳斯黄金等新优品种。围绕主干公路沿线,开展“百千万”、“美丽果园”等示范创建活动,每年培育以“五新”果园为标准的20亩以上产业大户80户,30亩以上家庭农场25户,打造100-200亩的集“品种更新、技术集成、设施配套、生态循环、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智慧化示范园4个。加快秦创原轩辕创新中心建设,发挥黄陵果业防灾减灾科技创新监测预警服务平台作用,提升果业抗灾减灾能力,推广新型实用机械,加大冷气库改造,提升选果线运行能力,普及分级分价销售,提高苹果工厂化生产水平。以“三变”改革为契机,开展果园土地流转,引进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与科技创新型企业入驻黄陵,建立高标准生产基地,统一组织生产,统一经营销售,建立紧密型的生产联合体。建立“财政资金+社会资本”的投融资模式,加快推进现代化生产模式和社会化服务型模式,建立现代化果业生产标准,引进龙头企业,促进订单销售、外贸出口,提升黄陵果品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果业全产业链的衔接融合,实现产业共建、利益共享。

 

西西新闻延安

编辑:高阁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