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汉滨区:“六减六办”助推利企便民“六提升”
西西新闻 @2022-04-08
字号
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安康市汉滨区聚焦企业群众办事所盼 ,经济社会发展所需,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探索推行“六减六办”模式 ,实现利企便民“六提升”,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增强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六减” 合力 ,全周期精简审批要素
将17个区直部门的300多项审批服务事项划转至行政审批服务局集中实施 ,通过再造流程、整合材料、并联审批、线上办理、帮办代办等方式,实现从“物理集中”向“化学融合”转变,为群众做“减法”,为企业减负担。
一是整合环节减流程。实行“多项审批集中办”,变“一事一流程”为多事一流程”,实现“一件事一次办”“一站 式办结,让企业和群众只进“一扇门”办成“所有事’,各类事项办理流程优化6 0%以上。
二是线上办理减材料。推行电子签名 、电子印章、电子证照 、电子档案, 能提供电子材料的不再要求群众提供纸质材料 ,各类审批事项总体减少材料 6 0% 以上。
三是集中审批减门槛 。按照“提前介入、主动服务、积极引导、支持发展”的原则,将招商引资等五类重点项目 ,集中于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专区办理,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推行并联审批、联合踏勘、多图联审、多评合一等机制,降低办事门槛。
四是帮办代办减跑动。建立帮办代办工作机制,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置帮办代办窗口,组建帮办代办队伍,为群众提供咨询引导、政策解答、帮办代办等一站式服务。并行推出“跨省通办、省内通办、市域通办”,让企业和群众减少跑路次数。
五是审管联动减风险。按照“谁审批 、谁负责,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 ,建立审批、监管信息互联互通机制和协同配合监管体系,厘清审管边界、明晰审管责任,降低监管风险。
六是两免服务减成本。为新开办企业免费刻制印章,推行证照材料免费复印、免费邮寄,企业开办“零”费用,减少企业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 六办”联动,全链条优化审批服务
按照简约规范、高效便捷的原则,系统梳理整合审批服务事项,推行“六办”服务,最大限度方便企业群众办事,充分释放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活力。
一是一窗受理集成办。开设综合窗口,按照 “五统一”( 统一窗口、统一材料、统一标准 、统一出件、统一时限 )原则,提供标准化集成服务,让企业和群众办事“只跑一个窗口”。
二是套餐整合一次办。制做“ 一件事一次办” 套餐办理指南,整合“一件事”涉及多个办理事项的申请条件、办理程序、审批方式、办理时限、所需材料等要素,一次告知、一次收件、一次办成。
三是权力下放就近办。将基层群众办事频率高、办件量大的100项事项委托至镇(办) 便民服务中心办理,让改革红利真正惠及基层群众,切实解决群众办事“最后一公里” 问题。
四是远程查勘在线办。利用无人机、高拍仪、手机、5G等技术设备,采用远程视频系统在线查看在线办理,提升办事效率、节约办事时间、减少跑路次数。
五是自助终端随时办。配备24小时自助终端,办事群众可在终端设备上办理查询、申报、缴费、打印等事项,享受高效便捷的24 小时“不打烊”服务。
六是首席服务引导办。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 ,行政审批部门班子成员轮流在政务服务中心现场办公,协调解决疑难问题,为企业和办事群众提供兜底服务 。
“ 六大提升’全领域促进利企便民
通过探索创新、优化服务、务实责任,提升了政务服务水平, 实现了利企便民“六提升,进一步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一是提升了办事效率。通过优化简化审批服务流程,即办件数量大幅增加,9 0%以上事项办理时限控制在1至10个工作日,审批时限提速5 0%以上。
二是提升了服务效能。通过精简行政审批事项’推行“一件事一次办,拓展线上、终端、手机APP等办理方式,区本级审批事项累计减环节15个、减材料60份 、减证明2 0项,平均减时限12个工作日,减跑路8万余人次。
三是提升了群众满意度。通过审批服务并联审批、向镇办延伸、24小时不打烊等暖心服务,截至目前,累计办理各类行政审批服务事项70余万件,按时办结率达100%,企业、群众满意率为99. 9%。
四是提升了群众幸福感。促进政务服务向精细化、人性化转变, 网上可办率90%以上,200个高频事项“最多跑一次”,最大限度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便利,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五是提升了发展活力。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切入点,建设标准化政务服务中心,建立工作规范、优化工作流程、强化工作标准,有效提高了审批服务效能,进一步激发了经济高质量发展活力。
六是提升了市场活跃度。通过集中审批 、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让市场主体集中精力谋发展,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2021 年全区新增市场主体10553 户 ,新增“五上”企业71家、数量全市第一,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西西新闻安康:石荣顺
实习编辑:李亚楠


“六减” 合力 ,全周期精简审批要素
将17个区直部门的300多项审批服务事项划转至行政审批服务局集中实施 ,通过再造流程、整合材料、并联审批、线上办理、帮办代办等方式,实现从“物理集中”向“化学融合”转变,为群众做“减法”,为企业减负担。
一是整合环节减流程。实行“多项审批集中办”,变“一事一流程”为多事一流程”,实现“一件事一次办”“一站 式办结,让企业和群众只进“一扇门”办成“所有事’,各类事项办理流程优化6 0%以上。
二是线上办理减材料。推行电子签名 、电子印章、电子证照 、电子档案, 能提供电子材料的不再要求群众提供纸质材料 ,各类审批事项总体减少材料 6 0% 以上。
三是集中审批减门槛 。按照“提前介入、主动服务、积极引导、支持发展”的原则,将招商引资等五类重点项目 ,集中于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专区办理,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推行并联审批、联合踏勘、多图联审、多评合一等机制,降低办事门槛。
四是帮办代办减跑动。建立帮办代办工作机制,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置帮办代办窗口,组建帮办代办队伍,为群众提供咨询引导、政策解答、帮办代办等一站式服务。并行推出“跨省通办、省内通办、市域通办”,让企业和群众减少跑路次数。
五是审管联动减风险。按照“谁审批 、谁负责,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 ,建立审批、监管信息互联互通机制和协同配合监管体系,厘清审管边界、明晰审管责任,降低监管风险。
六是两免服务减成本。为新开办企业免费刻制印章,推行证照材料免费复印、免费邮寄,企业开办“零”费用,减少企业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 六办”联动,全链条优化审批服务
按照简约规范、高效便捷的原则,系统梳理整合审批服务事项,推行“六办”服务,最大限度方便企业群众办事,充分释放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活力。
一是一窗受理集成办。开设综合窗口,按照 “五统一”( 统一窗口、统一材料、统一标准 、统一出件、统一时限 )原则,提供标准化集成服务,让企业和群众办事“只跑一个窗口”。
二是套餐整合一次办。制做“ 一件事一次办” 套餐办理指南,整合“一件事”涉及多个办理事项的申请条件、办理程序、审批方式、办理时限、所需材料等要素,一次告知、一次收件、一次办成。
三是权力下放就近办。将基层群众办事频率高、办件量大的100项事项委托至镇(办) 便民服务中心办理,让改革红利真正惠及基层群众,切实解决群众办事“最后一公里” 问题。
四是远程查勘在线办。利用无人机、高拍仪、手机、5G等技术设备,采用远程视频系统在线查看在线办理,提升办事效率、节约办事时间、减少跑路次数。
五是自助终端随时办。配备24小时自助终端,办事群众可在终端设备上办理查询、申报、缴费、打印等事项,享受高效便捷的24 小时“不打烊”服务。
六是首席服务引导办。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 ,行政审批部门班子成员轮流在政务服务中心现场办公,协调解决疑难问题,为企业和办事群众提供兜底服务 。
“ 六大提升’全领域促进利企便民
通过探索创新、优化服务、务实责任,提升了政务服务水平, 实现了利企便民“六提升,进一步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一是提升了办事效率。通过优化简化审批服务流程,即办件数量大幅增加,9 0%以上事项办理时限控制在1至10个工作日,审批时限提速5 0%以上。
二是提升了服务效能。通过精简行政审批事项’推行“一件事一次办,拓展线上、终端、手机APP等办理方式,区本级审批事项累计减环节15个、减材料60份 、减证明2 0项,平均减时限12个工作日,减跑路8万余人次。
三是提升了群众满意度。通过审批服务并联审批、向镇办延伸、24小时不打烊等暖心服务,截至目前,累计办理各类行政审批服务事项70余万件,按时办结率达100%,企业、群众满意率为99. 9%。
四是提升了群众幸福感。促进政务服务向精细化、人性化转变, 网上可办率90%以上,200个高频事项“最多跑一次”,最大限度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便利,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五是提升了发展活力。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切入点,建设标准化政务服务中心,建立工作规范、优化工作流程、强化工作标准,有效提高了审批服务效能,进一步激发了经济高质量发展活力。
六是提升了市场活跃度。通过集中审批 、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让市场主体集中精力谋发展,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2021 年全区新增市场主体10553 户 ,新增“五上”企业71家、数量全市第一,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西西新闻安康:石荣顺
实习编辑:李亚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