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料微博

微信

第一书记变身“推销员” 宜君县哭泉村李江辉做群众身边的贴心人

西西新闻  @2022-01-27

字号

冬日暖阳下的哭泉村,一片安静祥和。不忘初心,扎根基层的他用真情温暖着村民的心田。近日,记者见到这位皮肤黝黑,中等身材,说起话来铿锵有力,办起事来干净利索他就是村民眼中的“贴心人”,他就是铜川市卫建委派驻哭泉村第一书记李江辉。

2021年7月,李江辉背起行囊,来到哭泉村担任第一书记,心系百姓的他,深知肩上所负担的责任,和满含群众的深切期望。一上任她就扑下身子和村民一起解决生产生活难题,带动当地村民一起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第一书记变身“推销员”。为了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更好的发挥消费扶贫的带贫益贫作用。李江辉充分发挥第一书记自身优势,通过驻村帮扶整合资源,搭平台、帮跑腿、全力做好农产品销售门路。

好产品要带来好“钱”景,打开销路是关键。眼下,哭泉梁上冷风刺骨,李江辉一大清早就备了一后备箱农产品,亲自当起了“推销员”,多次与铜川市卫健委、铜川市孙思邈中医院等帮扶单位对接,通过多方联系,鼓励大家购买农产品。同时还亲自与各单位食堂负责人联系,上门推销,想方设法为村上农产品打开销路。

据李江辉说道:宜君哭泉梁上种植的纯天然玉米,主要是味道香、黏度好、质地细腻,大家将它磨成玉米糁子、玉米面,关键在寒冷的冬天喝上一碗玉米“糊汤”,不仅养胃而且营养价值又丰富”。看着大家对这些纯天然的“土货”青睐有加,更是对李江辉农特产品代言的行为赞不绝口。

融入群众,捂热民心。以“解百姓忧”为落脚点,对发现的问题,逐个分析,定出解决时间和方式。通过用好暖心政策,拉近与村民间的距离。

天气放晴,正是玉米丰收的最佳时节,可对于缺乏劳动力的村民来说,收获变得十分困难。前不久,在哭泉村李家山组李江辉帮助困难群众抢收玉米,力争颗粒归仓。

51岁的蒋全发,家中2口人,妻子长期患病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眼下,蒋全发愁在心里,急在脸上。李江辉得知后,便与村干部们商量,组织帮扶单位51名志愿者,深入田间地头,大家齐心协力很快收完,李江辉自掏腰包1300元,雇了一辆拖拉机把所有搬好的玉米安全拉回去归仓。

“我从心底里感谢李书记,你看,我家情况也就是这样,缺少劳力,李书记对我是尽心尽责尽力,到村时间短,还能融入到群众中,更是为村民们办实事的好书记”。哭泉村李家山组蒋全发激动地说道。

老百姓的事儿无大小,只要做细做实,就能换来他们的欢心。李江辉经常说的一句话“真心想帮助村民,为他们办些实事,就必须深入到村内与村民多交流,拉家常。”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第一书记“跑在”抢险救灾第一线。今年9月份以来,一场范围广、强度大、持续久的降雨导致哭泉村多地群众生产生活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面对险情灾情,第一书记李江辉挺身而出,勇挑重担,冲锋在灾情最严重、抢险最困难和群众最需要的地方。他说:“第一书记就是党员干部的榜样,就要平时看出来,困难站出来,危急豁出来。” 

连续十几天的强降雨,李江辉火速集结村“两委”干部、发动群众,查看房屋、转移群众、清理淤泥、连夜值班,雨后又迅速组织党员干部入户帮扶,带领群众开展灾后自救和重建。他的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雨水夹着汗水,村民们见了都说:“我们的李书记是脚下沾满泥土,心里拥有百姓”。(田亚南)YT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