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料微博

微信

看长安汽车在大混战中的大清晰

西西新闻  @2022-04-15

字号

前言:汽车产业进入由燃油车向新能源车转型的时代,汽车企业的一举一动都成为我们的观瞻焦点。而这个“焦点”何时能够改变,谁能改变?

如果从整个行业分析下一代汽车产业,很明显,“汽车+IT+电驱”的这条路是必须要走的。但是这种分析我们只能前期简单理解为“皇帝的新衣”,或者把“新衣”作为判断汽车企业能否对“汽车”做出最终的定义。

其实在目前汽车产业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IT企业“卷起来”的情势下,新旧造车势力可以通过掌控未来汽车的“大脑”或“芯脏”,成为下一代汽车的“平台”,从而拿到市场中更一大块饼。但前提是,饼必须不断变大,为汽车产业带来更高级的“智造”方式。

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造车仍然会是一个高门槛行业,只有“规模”才能生产出比其他类型企业价格更低、安全更高、科技更强的下一代产品。而在这方面,一家具有百年历史的企业值得一提。在这家企业身上,它让我们看到了作为一个“工业先驱”,执意要将下一代智能化新能源“干到底”的实力和底气。

“第三次创业”将长安汽车推进了一个新的瞬间。时下,能创造奇迹的“电”的力量,已然成为长安汽车加速面向“新汽车+新生态”转型的强大的动力。

4月13日,在海内外40余个国家的2935家经销商、612家供应商的见证下,2022长安汽车全球合作伙伴大会正式召开。会上,长安汽车发布最新的企业发展战略,详解了公司的经营情况以及面向智能、低碳、出行及生态转型的决心。

从这一刻开始,汽车行业“新能源的时钟”换了另一种走法!

实际上,长安汽车的走法首先得益于不断提升的自主创新能力,其次是日益攀升的销售业绩。

首先在技术积淀方面,截至2021年2月,长安汽车累计申请国内外专利14477件,其中申请发明专利4733件。而“国家智能制造示范企业”的取得,是当前中国车市只有少数品牌才能做到的事,更深层次地证明了长安汽车的智造能力。

然而,技术与专利的日积月累,最终会体现在产品上,最终会与消费者相遇。

其中,智能网联汽车销量占比已提升至72.4%,2020年后新上市的乘用车已实现100%联网;掌握L3级智能驾驶辅助关键核心技术30余项,实现八大核心功能;L4级与合作伙伴共同联合开发,已实现在开放道路场景下的示范运营。

根据中汽协发布的3月产销数据显示,2022年1-3月中国品牌汽车销量前十五名企业集团排名中,长安汽车以52.9万辆销量、0.7万辆增量、1.3%增长率排在第二位。在今年一季度中国品牌商用车销量排名中,长安汽车销量累计达15.4万辆,增量0.7万辆,增长率5%,成为中国车企中唯一一家保持正增长的车企。

技术实力与销量实绩是企业变革的原始动力,但在一定意义上,它也赋予了长安汽车不断“向新而行”的思想、执着、使命和愿景。

在2022长安汽车全球伙伴大会上,长安汽车宣布:到2025年,长安汽车总销量达到400万辆,其中,长安品牌300万辆,新能源销量达到105万辆,占比达到35%;2030年,长安汽车销量达到550万辆,其中,长安品牌450万辆,新能源销量达到270万辆,占比达到60%,海外销量占比达到30%。长安汽车计划在2027年实现碳达峰,2045年实现碳中和。

那么问题是,2021年累计销量175万辆,2022年计划产销245万辆,到2025年总销量达到400万辆和2030年要实现550万辆的销售目标,针对“激增”的目标,试问长安汽车到底哪来的实力和底气?

在长安汽车看来,这种底气来自于“智能新能源”的产品,以及源自于“汽车+IT+电驱”的新目标新使命。

首先,通过“品牌焕新”,着力打造全新数字纯电品牌——长安深蓝,在目标上,深蓝品牌将会让Z世代的新能源用户感受到数字科技带来的便捷与美好。其次,到2025年将推出30余款产品,基于CHN平台的第一款车型阿维塔11即将实现量产。而2022年也将陆续推出C385EV、C673EV、UNI-K PHEV、UNI-V PHEV以及欧尚Z6-PHEV共5款新品,国内首款量产氢燃料电池轿车也即将亮相······

近在眼前,随着今年3月份首搭蓝鲸iDD混动系统UNI-K iDD上市,长安汽车向新能源市场迈出崭新一步,披“鲸”斩棘之势颇为明显。在汽车市场愈发“混战”的今天,信奉自己的电气化标准,且站在市场的“先端”,长安汽车及UNI至少成功了一半。

而产品在市场端的成功,还要得益于长安汽车“早有技术储备”。

2002年就敲开了新能源领域的大门,先后经历技术研究、产业化推广和市场化运行三个阶段,完成了从样车到产品的正向开发历程。直到今天,这些储备已然成为长安汽车“定义赛道”的重要里程碑。

但是,和每一代消费者实现频道共振,一直是长安汽车恒古不变的课题。这一次,亦不例外。“新汽车+新生态”,长安汽车携手“核心技术”,面向“智能化新能源定义”出手了。

其中,以关键核心技术自主掌控为目标,进一步夯实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能力。在行动中,打造新一代深度集成电驱,突破功率半导体开发及应用;持续强化能耗集成设计,降低整车能耗,实现更长的续驶里程;自主掌握系统集成与控制技术,着力打造“零污染、低氢耗、高效能、高安全”的燃料电池技术及产品。

随着新能源和智能化融合发展,汽车正在从传统的出行工具向智能移动终端、生活空间智慧伙伴转变。在这方面,一定离不开同行业、多领域、众生态的“唇齿相依”。长安汽车表示,未来将携手合作伙伴共同向绿色能源生态、绿色服务生态、绿色供应链生态转型。尤其在与IT企业的合作计划中,聚焦芯片、操作系统、核心算法等领域,深化与华为、腾讯、博世、大陆、中软国际等全球优秀企业合作,构建最强科技新生态。

其实围绕智能新能源的竞争,其背后往往也是人才的竞争。到2025年,长安研发人员总数约达到两万人,其中智能化及软件研发人员超6000人,新能源研发人员超5000人,研发人员占比约1/4。基于技术储备和人才积累,到2025年,长安汽车预计在新能源、智能化、科技创新、数字转型等重点领域投入超800亿元,加快构建转型领域核心能力。

不可否认的是,在汽车产业规模方面,中国超过了日美欧汽车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市场规模、增长潜力、购买力方面优势明显。基于以上几点,长安汽车没有理由不按照“定义”的方式走出自己的轨迹,并且在一样的市场环境中去自主打造不一样的“智造”逻辑。

破局。今天的传统汽车企业再也不能依靠既得的先机,而应该感到日益增加的危机,要脱胎成为技术型+移动服务型企业才是正道。令人感到惊羡的是,在这次大会上,长安汽车的反击带来了里程碑意义,而只有类似的“百年企业”才是真正推动“新汽车+新生态”、瞄准下一代汽车产业只王座的车企。

同时也希望长安汽车将变革思维带入市场的每个角落,让汽车行业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永无穷期!


编辑:陈亚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