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料微博

微信

山东制定出台首部关于“茶”的法规 以法治引领保障产业高质量发展

西西新闻  @2024-12-23

字号

12月20日,据山东省人大常委会新闻发布会上消息,《日照市日照绿茶保护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经山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批准,将于2025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作为山东省首部关于“茶”的法规,《条例》的制定出台,对规范日照绿茶种植、生产、经营等行为,加强品牌保护管理,推动日照绿茶品质提升,弘扬茶文化,以法治引领保障日照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条例》的主要内容

《条例》共七章四十一条,包括总则、茶树种植、茶叶加工、质量管控与品牌建设、产业扶持与服务保障、法律责任、附则。

第一章“总则”,明确了立法目的、适用范围、日照绿茶定义、基本原则以及相关主体的职责和责任。

第二章“茶树种植”,通过推广良种良法,开展生态茶园建设,实施茶园病虫害精准防控,规范农业投入品的使用管理,提升茶园绿色生产能力。

第三章“茶叶加工”,对日照绿茶加工技术指导和服务,加工标准和技术规范,质量安全检测等方面做了规范。

第四章“质量管控与品牌建设”,规定了日照绿茶品牌建设、运行管理制度、茶叶数字化溯源和标识使用管理要求、品牌推介及执法检查等管理事项。

第五章“产业扶持与服务保障”,围绕产业发展需求,通过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宣传推广茶文化、茶旅游,开展茶叶科技研发创新及人才培养等措施,对茶产业进行扶持服务。

第六章“法律责任”,主要针对日照绿茶种植管理和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违法行为设置了处罚。

第七章“附则”,明确条例施行日期。

《条例》的特色和亮点

理清管理职责,形成保护服务合力。《条例》明确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日照绿茶保护和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联动协调机制,统筹全市日照绿茶保护和管理事项;细化了农业农村、市场监督管理、公安等部门的监管职责,通过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执法,推动跨部门、跨区域执法协作;规范茶行业社会组织、生产经营者、新闻媒体以及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的主体责任,同时规定了投诉、举报制度,构建起“政府主导、部门负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日照绿茶保护工作格局。

构建日照绿茶全链条监管,保证茶叶品质和质量安全。茶叶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对茶叶种植和加工销售各环节进行全程管控、建章立制,才能确保安全与品质。《条例》重点从推动标准化生态茶园建设、推动茶叶标准化加工、明确茶叶加工者的责任、维护日照绿茶市场秩序以及加强对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使用的管理和指导等方面入手,坚持分类施策,科学设置制度规范,构建“从茶园到茶杯”的全链条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加强品牌保护提升,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与一些传统名茶相比,日照绿茶的品牌影响力还不够强,知名度和美誉度还不够高,为此《条例》创设了加强品牌建设和保护的一些措施。一是建立日照绿茶品牌运行管理制度,规范“母子品牌”管理,支持企业特色品牌创建,完善品牌培育、保护机制,加强对外展示推介,促进日照绿茶品牌做大做强。二是针对未经授权擅自使用“日照绿茶”证明商标、外地茶冒充日照绿茶等违法行为的问题,明确商标权利人和使用人的责任,完善日照绿茶地理标志产品使用管理规则,建立数字化管理系统和产地溯源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了对“日照绿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保护。

集聚多方资源要素,促进日照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了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在资源要素配置、产业融合等方面规定了相关扶持政策和创新措施。一是制定支持日照绿茶产业发展的财政、金融等政策。二是加强日照茶产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三是推进茶叶科技创新,促进日照绿茶产业关键技术、设备、产品的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四是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推进日照绿茶生产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五是支持茶产业与特色旅游、研学实践、休闲度假、健康养生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茶产业综合效益。
 
来源/中国山东网
编辑/姚可怡
审核/柏冬雪
终审/张琛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