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两项水利工作入选2024年全国基层治水十大经验
西西新闻 @2025-01-13
字号
1月10日,第十四届年度“中国水利记忆·TOP10”评选结果揭晓。本次评选经专家审议和广大读者网络投票,“陕西富平县:固土保水促进‘柿业’红火”“陕西水利博物馆:创建国家级博物馆保护传承弘扬水文化”等被评为“乐水杯”2024基层治水十大经验。
陕西富平县:
固土保水促进“柿业”红火
陕西省富平县通过一系列水土保持措施,将跑土、跑水、跑肥的山坡,改造成保土、保水、保肥的梯田,用于种植农作物、建果园。富平县素有“中国柿乡”之称,目前全县栽植柿子面积36万亩,在实现固土保水的同时,改善生态环境,带动农民增收。从山顶到沟底,层层设防、节节拦蓄的水土保持防护体系,有效控制区域水土流失。通过实施坡改梯、营造水保林、实施小型水保工程、对项目区已有疏幼林地实行半开放封育。十余年来,富平县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591.66平方公里。截至2024年,全县水土保持率达 89.76%。
陕西水利博物馆:
创建国家级博物馆保护传承弘扬水文化
2024年8月23日,陕西水利博物馆获评国家三级博物馆,成为黄河流域首家获此殊荣的水利行业博物馆。陕西水利博物馆长期致力于水利文物、水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展示和社会教育活动,主展馆、水文馆、节水馆展陈面积近3400平方米,总藏品达560件。陕西水利博物馆精心策划水知识宣传线上直播和水资源科普进课堂、奇趣水实验等一系列展览和多样化的教育活动,吸引众多群众走进博物馆感受水文化的魅力。
来源/中国水利报、水润三秦
编辑/姚可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