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料微博

微信

访汉风汉韵 寻大汉源脉 “探源中华文脉·发现宝藏陕西”主题活动走进汉中

西西新闻  @2023-08-12

字号

8月9日,“探源中华文脉·发现宝藏陕西”网络主题采访活动采访团走进素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之美誉的汉中市。采访团一行先后走进汉中市城固县张骞纪念馆、南郑区汉调桄桄发展中心、汉中藤编、汉台区古汉台博物馆、兴汉新区等地。在斑驳的文物中寻访大汉的源脉,在历史的脉络里与古人、与历史来一场深情的对话。

城固张骞纪念馆:拜谒张骞墓 溯源丝路文化

城固县张骞纪念馆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城西2.3公里处的博望街道办事处饶家营村,是依托我国西汉时期著名的外交家、探险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之墓而建的陵园式⼈⽂景观。典型的汉代建筑风格,重檐飞角,气势雄伟。2014年6月,张骞墓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两千多年前,从陕西汉中城固走出的张骞,以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开辟陆上丝绸之路,打开了东西方友好交往的窗口,被汉武帝封为“博望侯”。公元前114年张骞逝世归葬城固。如今,张骞文化和城固县的张骞纪念馆已经成为丝绸之路的重要文化符号。

张骞第67代后裔、张骞与丝绸之路文化学者张利军说:“我在过去几年里亲身实地重走丝绸之路,循着祖辈的足迹,也更深刻地感受到在当时环境下,祖先出使的不易。距离张骞开拓丝绸之路已经过去了两千多年,但张骞文化和丝路文化已经‘遍地生花’,是对丝路文化最有力的见证和延续。”

以张骞墓为核心,将“汉上名城——城固”叩古宝山、城固出土青铜器、两汉城固历史文化、西北联大在城固及廉政教育6大主题展,上展文物多达400余件(套),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张骞不平凡的一生。从古丝绸之路到“新丝绸之路”,古老文脉在赓续传承中弘扬光大,多样文化遗产蕴藏的文化内涵不断焕发新的活力。

南郑区:匠心藤编织出致富路 

“汉中藤编历史记载起源于三国时期,流传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现在这门古老的技艺已经成为许多群众增收致富的门路,而藤编文化也被越来越多人学习和了解。”南郑区黄官镇的陕西良顺匠心实业有限公司,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中藤编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陈良顺向大家介绍了汉中藤编。

汉中藤编是以⻘藤、竹、木为原料,运用手工编制各种生活器具或工艺品的传统技艺。2021年5月,汉中藤编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15岁陈良顺就跟父亲学习编制技艺,后来也去过外地学习改良技艺,从背着背篓走路去卖藤编产品,到骑着车子去卖产品,再到现在做电商不出村就能卖出产品……现在,藤编“小手艺”已经成为“大产业”。棕编、扇编、竹编、草编等传统手工艺产业,经过不断的摸索和扩展壮大,产品种类由曾经单纯的家具,拓展到室内外装饰装修、文创旅游工艺品、居家日用产品等。良顺藤编带动了当地5个镇3600多个家庭发展“五编”产业,平均每户每年增收30000元以上。

南郑区:非遗汉调桄桄焕新生

汉调桄桄作为汉中的一张历史文化名片,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文化资源。它是南郑无形的文化遗产,是南郑大地上世代相传的历史文化传统,是南郑人民共同守护的精神家园。汉调桄桄传承发展中心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稀有剧种“汉调桄桄”的唯一专业演出团体,2006年5月20日,汉调桄桄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汉调桄桄传承发展中心主任赵红向采访团记者介绍汉中民间广为流传的传统剧种时说:“吃面要吃饼饼,看戏要看桄桄,群众之所以喜爱桄桄戏,是因为它能代表秦巴地区群众温和典雅、坚毅耐劳的朴素性格。”

由于观众日渐减少,班社、剧团纷纷解体,汉调桄桄陷入失传的困境。为传承非遗文化,当地政府部门研究决定,招收新学员补充演职人员。在汉调桄桄传承发展中心,青年演员们正在紧锣密鼓地编排着即将上演的新剧目。青年演员们通过直播平台,为观众们献上精彩表演。此外,传承发展中心还将其与秦岭四宝融合IP形象,衍生出一批文创产品,不断提高汉调桄桄的知名度。

汉台区:博物馆寻访大汉源脉 

汉中市博物馆由古汉台、拜将坛、饮马池三处历史遗存组建,集遗址保护、文物收藏、保管研究、展示教育、文化旅游等多种功能于一体,馆内现藏文物5220件,其中一级文物45件。

古汉台遗址,是刘邦被西楚霸王项羽封为汉王时在汉中的行宫。由自南向北的三个院落组成,设有石门十三品、褒斜古栈道、汉中历史文化等专题陈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石门十三品”被誉为国之瑰宝,更是“书”和“刻”两者的最高艺术结晶。

兴汉新区:展大汉风华 颂传奇天汉

兴汉新区按照“大汉、大绿、大水、大美”的总体思路和“多规 合一,混合用地,复合功能,一体化集成,一次性建设”的模式,整体形成“一轴、一带、六区、多中心”的规划布局,以建设世界汉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和汉文化传播聚集区为引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品质运营,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教、宜养”的产城人融合发展幸福新城。

兴汉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肖智强告诉记者:“兴汉胜境作为兴汉新区的核心文化旅游区,景区内所有的文旅设施和场馆都紧紧围绕着‘汉文化’在打造,力争打造为中国汉文化典范景区,未来将成为代言中国汉文化的世界级名片。”

汉文化博物馆是兴汉胜境的核心,其中重点打造的汉文化大会堂,是集未来三大会的永久性会址,包括汉文化大会、汉语大会、汉学大会以及高端的学术论坛均在此召开。

另外,兴汉胜境景区打造的大型汉文化史诗长歌《汉颂》和水上实景演艺《天汉传奇》以它温婉、大气、雄浑、豪迈演绎出大汉王朝的血雨传奇;勾勒出鱼翔浅底的磅礴气势,通过更加直观的表演形式丰满了汉文化和历史人物,以爆满的上座率带给游客强烈的震撼。

汉中这座最北的南方、最南的北方,拥有得天独厚的汉文化资源优势。这里是古丝绸之路的起源,汉中作为汉文化的发祥地,自身对汉文化的孕育、形成、发展具有一定程度的积极影响。两天的探寻,寻访汉风汉韵,探寻大汉源脉,展示天汉魅力,采访团用全方位、多角度报道,讲好汉中故事,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汉中探寻中华文脉。

西西新闻汉中
编辑:韩林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