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自贸试验区: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全面推进、积厚成势”
西西新闻 @2022-04-07
字号
4月7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五年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会上,陕西省商务厅副厅长、省自贸办副主任翟北秦介绍,五年以来,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明确的165项试点任务已全面实施,累计形成创新案例622项,呈现出多领域、复合型改革态势,推动自贸试验区改革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全面推进、积厚成势”。自贸试验区建设成效显著,亮点鲜明,主要变现在:
推进机制日益完善,改革合力不断汇聚
西安管委会升格现有管理体制,由常务副市长兼任自贸试验区西安管委会主任,市发改委等9个部门分管领导兼任副主任,合力推进改革创新。西咸新区管委会着眼破解自贸试验区改革经验同质化、浅层化问题,构建“自贸办+考核办+改革办”三办协同创新机制和“一部门一清单一件事一方案一专班”的改革推进机制。
制度创新成果丰硕,复制推广释放红利
“铁路运输方式舱单归并新模式”“大型机场运行协调新机制”“多元化农业保险助推现代农业发展”等31项改革试点经验被国务院和国家部委发文在全国复制推广,“建设项目审批‘三合两联’模式”“政务服务跨区通办”等83项改革创新成果在全省复制推广。全国自贸试验区前六批260项中适合陕西省复制推广的共229项,其中217项已落地实施,复制推广率达95%。第七批18项改革创新成果复制推广工作正在扎实推进。
市场活力加速迸发,新兴产业持续聚集
自2017年揭牌至今年3月底,陕西省自贸试验区累计新设市场主体112479家,新增注册资本10754.89亿元,其中新设企业73795家(含外资企业786家),市场主体加速集聚,为全省新兴产业发展增添了新活力、注入了新动能,中星电科、康佳智能家电、小米研发中心、vivo西部总部、泰康西安智慧医养总部等企业(项目)落户自贸试验区。引进东航、南航等14家航空公司区域总部和法国赛峰飞机起落架深度维修等77个临空产业项目,临空经济产值突破120亿元。
国家战略落实有力,开放高地加快构建
西安国际港务区成功获批全国首个内陆港口启运港退税试点资质。探索形成中欧班列长安号运营组织新模式等20余项创新举措,助推中欧班列长安号从2017年年开行百余列提高至2021年3841列,开行量、重箱率、货运量等核心指标稳居全国前列。持续深化国际产能合作,加快建设“中欧”“中俄”等国际合作园区,爱菊集团、隆基绿能等企业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设立分销网络、生产基地和物流园区。建成西部首个能源类走出去特色供应链合作平台,实现本土企业资金、技术、设备有效输出。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加快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法律服务委员会西安中心、“一带一路”律师联盟西安中心、西安“一带一路”国际商事争端解决中心和国家生物安全证据基地对外影响力不断提升,引进法律服务创新产业园和临空法律服务中心等专业化平台,探索推进律师制度创新,对接引导外国和香港、澳门律师事务所在自贸试验区设立代表处,北京德恒律所西北总部、西安汉唐公证处等10余个涉外法律服务类机构入驻自贸试验区。建设中国(陕西)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陕西省知识产权运营交易中心等平台。
区内区外联动创新,协同发展初见成效
强化自贸试验区片区间联动发展,西咸新区将沣西新城创新港、泾河新城院士谷共计近20平方公里作为自贸试验区西咸新区的协同创新区开展试点,国际港务区功能区与浐灞功能区联合推动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与济南、兰州、无锡、南沙等13个城市率先实现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与乌鲁木齐、西宁、银川市达成合作协议,在创新案例复制推广、产业合作、协同创新方面开展联动。
翟北秦表示,下一步,陕西自贸试验区将积极发挥自贸试验区在高水平开放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聚焦“丝路自贸区”“科创自贸区”“农业自贸区”“会展自贸区”建设,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先行先试,着力开展差异化改革探索,持续推进改革创新经验复制推广,加快亚欧陆海贸易大通道建设,发挥好自贸试验区稳外资稳外贸支撑作用,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推动自贸试验区在陕西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WX03)
推进机制日益完善,改革合力不断汇聚
西安管委会升格现有管理体制,由常务副市长兼任自贸试验区西安管委会主任,市发改委等9个部门分管领导兼任副主任,合力推进改革创新。西咸新区管委会着眼破解自贸试验区改革经验同质化、浅层化问题,构建“自贸办+考核办+改革办”三办协同创新机制和“一部门一清单一件事一方案一专班”的改革推进机制。
制度创新成果丰硕,复制推广释放红利
“铁路运输方式舱单归并新模式”“大型机场运行协调新机制”“多元化农业保险助推现代农业发展”等31项改革试点经验被国务院和国家部委发文在全国复制推广,“建设项目审批‘三合两联’模式”“政务服务跨区通办”等83项改革创新成果在全省复制推广。全国自贸试验区前六批260项中适合陕西省复制推广的共229项,其中217项已落地实施,复制推广率达95%。第七批18项改革创新成果复制推广工作正在扎实推进。
市场活力加速迸发,新兴产业持续聚集
自2017年揭牌至今年3月底,陕西省自贸试验区累计新设市场主体112479家,新增注册资本10754.89亿元,其中新设企业73795家(含外资企业786家),市场主体加速集聚,为全省新兴产业发展增添了新活力、注入了新动能,中星电科、康佳智能家电、小米研发中心、vivo西部总部、泰康西安智慧医养总部等企业(项目)落户自贸试验区。引进东航、南航等14家航空公司区域总部和法国赛峰飞机起落架深度维修等77个临空产业项目,临空经济产值突破120亿元。
国家战略落实有力,开放高地加快构建
西安国际港务区成功获批全国首个内陆港口启运港退税试点资质。探索形成中欧班列长安号运营组织新模式等20余项创新举措,助推中欧班列长安号从2017年年开行百余列提高至2021年3841列,开行量、重箱率、货运量等核心指标稳居全国前列。持续深化国际产能合作,加快建设“中欧”“中俄”等国际合作园区,爱菊集团、隆基绿能等企业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设立分销网络、生产基地和物流园区。建成西部首个能源类走出去特色供应链合作平台,实现本土企业资金、技术、设备有效输出。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加快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法律服务委员会西安中心、“一带一路”律师联盟西安中心、西安“一带一路”国际商事争端解决中心和国家生物安全证据基地对外影响力不断提升,引进法律服务创新产业园和临空法律服务中心等专业化平台,探索推进律师制度创新,对接引导外国和香港、澳门律师事务所在自贸试验区设立代表处,北京德恒律所西北总部、西安汉唐公证处等10余个涉外法律服务类机构入驻自贸试验区。建设中国(陕西)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陕西省知识产权运营交易中心等平台。
区内区外联动创新,协同发展初见成效
强化自贸试验区片区间联动发展,西咸新区将沣西新城创新港、泾河新城院士谷共计近20平方公里作为自贸试验区西咸新区的协同创新区开展试点,国际港务区功能区与浐灞功能区联合推动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与济南、兰州、无锡、南沙等13个城市率先实现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与乌鲁木齐、西宁、银川市达成合作协议,在创新案例复制推广、产业合作、协同创新方面开展联动。
翟北秦表示,下一步,陕西自贸试验区将积极发挥自贸试验区在高水平开放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聚焦“丝路自贸区”“科创自贸区”“农业自贸区”“会展自贸区”建设,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先行先试,着力开展差异化改革探索,持续推进改革创新经验复制推广,加快亚欧陆海贸易大通道建设,发挥好自贸试验区稳外资稳外贸支撑作用,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推动自贸试验区在陕西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WX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