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腿也不行”,近日,安康市石泉县83岁高龄的徐老太在该县池河法庭边说着边掏出自己的药盒,数了数,自己每天要吃十几颗药,唠叨着,“哎,我现在站着心里难过,坐着腿疼头也疼,这马上过年了,诊所还欠有几千块药费,生活起居也没人管.....”
坐在法庭上的徐老太身影消瘦、憔悴,83岁的徐老太,命运坎坷。1993年,丈夫因病去世,为了不给两个儿子添麻烦,她靠种地、捡破烂生活,现在年纪大了,干不了活。好在有政府给她发放养老金、高龄补贴、残疾补助、低保金、社区补助每年约一万余元。 因慢性病需要常年吃药打针,欠下了药费,且生活起居无人管,于是徐老太把自己的两个儿子告上了法庭。
石泉县人民法院池河法庭受理此案后立即上门调查,向村委会及邻居了解有关详细情况,这才了解到这起家庭纠纷彼此心结所在。
原来大儿子因当年对分家协议不满,至今满腹抱怨;小儿子是残疾人,至今未婚,自己生活都成问题,上门调解未果。
因疫情原因,不能到村巡回公开审判,与村委会联系后,和村干部联合将徐老太接到法庭。因双方争议大及当事人的现状,承办法官只能从大儿子开始动之以法。经过耐心劝导大儿子,告诉他作为儿子必须承担起为人子的基本责任,包括情感、道德和法律责任。法庭为双方提供平台,提供机会,让原、被告吐露心声、发泄情绪,把争议说开,把肚皮官司扯透。
经过一上午面对面的沟通,双方打开了心结,大儿子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表达了对老母亲养育之恩的感谢,当场给支付母亲欠下的药费2460元,并且愿意每月给付400元生活费。该纠纷圆满调解后,大儿子还笑着说道:“今年我杀了两条猪,熏得有腊肉,我回去给妈拿几块,让咱妈安心过个年......”(HA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