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陕西省市场监管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全年净增市场主体53.31万户,其中,新登记企业23.78万户,创历史新高,六大支柱产业领域企业持续壮大。
实有市场主体总量稳居全国第12位
2021年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93.66万户,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5.47%,其中,新登记企业23.78万户,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9.56%;新登记个体工商户69.37万户,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7.81%;新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5191户,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2.22%。全省日均新登记市场主体3747户,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514.92户。
截至2021年年底,全省实有市场主体495.48万户,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2.06%,实有市场主体总量稳居全国第12位。其中,实有企业124.63万户,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5.22%;实有个体工商户363.30万户,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1.22%;实有农民专业合作社7.54万户,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2.75%;全省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125.36户,全国排名第八,西部排名第一。
此外,全年全省共退出(注销、吊销)市场主体45.97万户(注销44.45万户,吊销1.52万户),退出市场主体数量前三名的分别是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新登记企业23.78万户,达到历史新高
2021年全省新登记企业23.78万户,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9.56%,占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的25.39%,新登记企业数量达到历史新高;其中,外商投资企业超高速增长,全省新登记外商投资企业984户,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71.13%;铜川市、西安市、榆林市、汉中市等企业增长活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速分别达到21.30%、12.22%、11.53%、10.09%;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制造业等行业企业增长较快,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速分别达到49.29%、23.71%、20.75%、17.61%、13.98%。
六大支柱产业领域企业总量扩张明显
2021年陕西省能源化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六大支柱行业领域合计新登记企业9.37万户,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40.77%,占全省新登记企业总量的39.40%,比上年同期水平高8.74个百分点。截至2021年年底,陕西省六大支柱行业领域实有企业29.79万户,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46.52%,占全省实有企业总量的23.90%,较上年同期上升5.11个百分点。
新产业、新动能增长活跃
2021年陕西省新产业新动能领域新登记企业7.18万户,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44.47%,占全省新登记企业总量的30.22%,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7.3个百分点。截至2021年年底,陕西省新产业新动能领域实有企业总量 23.39万,约占全省实有企业数量的18.77%,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3.78个百分点,新产业新动能增长活跃,贡献持续增强。
汉中市、安康市、宝鸡市、渭南市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长较快
2021年汉中市、安康市、宝鸡市、渭南市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长较快,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幅均高于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平均增幅(15.47%)。其中,汉中市新登记市场主体6.42万户,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96.61%,增幅位居全省第一位;安康市新登记市场主体5.70万户,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37.83%;宝鸡市新登记市场主体6.21万户,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24.24%;渭南市新登记市场主体5.15万户,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8.33%。
下一步,省市场监管局将立足市场监管职能,会同相关部门,加快出台应对疫情影响,助力市场主体发展和复工复产政策举措;支持和鼓励个体工商户转型企业,加大相关配套政策、帮扶政策的落地实施等,更大力度推进民营市场主体发展。同时,以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为契机,加强相关配套细则的制定和实施,及时对基层工作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进一步优化登记流程,压缩登记环节,精简申请材料,提升登记便利化程度,降低制度性成本,减轻企业负担;推进企业开办标准化规范化,加大信息共享共用,提升“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服务平台”使用效率;深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倾力打造法治化、便利化、可预期的营商环境。(HA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