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料微博

微信

用好红色资源 传承红色基因 | 三原宏道书院:育经世之才 树国之栋梁

西西新闻  @2021-06-23

字号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流传千年的横渠四句不仅将文人的风骨刻画得淋漓尽致,也将华夏文脉的深邃意蕴描绘得栩栩如生。作为一名历史学博士,陕西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张婧副教授从历史的视角来审视书院在中华文明长河中的独特地位。她告诉西西新闻记者,从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到周秦汉唐的诗词风雅,中华民族尊文重教的传统从未改变,华夏儿女对书院、学识的崇敬也从未消减。书院与学堂的存在不仅为五千年文明的传承奠基夯土,也为民族意识的觉醒与民主精神的传播助力扬帆。



百年书院 传道明礼

陕西省三原县清峪河北岸,伫立于此处500余年的宏道书院在这片热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同时也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汩汩源流。张婧副教授认为,书院既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见证,更是华夏文脉生息勃发的载体。



宏道书院的诞生起源于明朝王恕、王承裕两父子,作为关学三原学派的创始人王恕秉持着关学“学须有疑、博学精思、持之以恒”的教育理念,十分注重对儿子的教育培养,王承裕幼承家学聪慧明敏,父子俩分别官至兵部尚书与户部尚书,成为了当时的一段佳话。

明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77岁的王恕因受朝臣排挤致仕归里,王承裕也在两年后追随父亲的步伐回到了三原。为了发展故乡的教育事业,让广大老百姓能够识字明理,王恕、王承裕二人决定筹办讲学之所。在三原县乡绅的热心帮助下,他们以元末废弃的学古书院为基础重新修葺增添,并于公元1495年正式扩建为弘道书院,以期扬关学之所长,传儒家之精神。



及至清朝,弘道书院的存在受到了统治阶级的关注,在当时陕甘总督年羹尧的奏请下,清廷将陕西省最高教育机构学衙署——学台,从西安迁至三原县城,府考便在弘道书院举行,由此弘道书院便成了西北最高学府。后期为了避讳皇帝,弘道书院也更名为宏道书院。



在宏道书院办学的数百年里,不仅无数的大师名儒在这里讲学传道,而且从这里也走出了无数的国家栋梁。宏道书院不仅为关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中华文明的传承与民主精神的生发点亮熠熠星光。

新式学堂 开启民智

经历了两千余年封建专制统治的中国人民面对民主潮流的袭来显得不知所措,在忠君报国与民主自由之间不少人陷入了两难的抉择。张婧副教授说,一方面是延续数千年的封建礼法,一方面是蕴含着时代智慧的民主思想,该如何去选择,该走上怎样的道路,考验着人们的智慧。然而那个时代需要有人去启蒙、去发声,只有让民主的思想在神州大地生根发芽,中华民族才能迎接光明的未来。

在封建年代,宏道书院为国家的发展培育了饱学之士与经世之才。在民主之世,宏道书院为思想之启蒙点亮了智慧之光。清光绪十九年(1893),宏道书院已经开始购买科学书籍、报刊,迈出了传播民主思想和科学知识的坚实步伐。与此同时,宏道书院主讲朱佛光在民主思想的感召下,号召书院弟子参加民主团体反对封建统治,培养了一批具有进步思想的青年学生,扩大了陕西地区的反清力量。







随着时代的发展,宏道书院也几经变革,从传播科学知识的宏道高等工业学堂到陕西第三职业学校,再到解放后在其旧址上设立的陕西省水利学校、陕西省三原教师进修学校,宏道书院的名称一直在变,但唯一不变的就是其传道授业、解惑育人的根本使命。从这里走出了一批又一批具有“宏道”精神的优秀学子,有近代民主先驱于右任、中国现代水利事业奠基者之一的李仪祉、中国新闻界的泰斗张季鸾以及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奠基人吴宓等人,他们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和经济、文化、科学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张婧表示,宏道书院承古而拓今、传文而育人,历经数百年沧桑风雨仍傲然矗立。它以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为血肉,以新时代的自由民主为风骨,在三秦大地书写了自己的传奇史诗,在三原县城留下了经久不息的荧荧之光。西西新闻咸阳(实习记者:史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