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料微博

微信

用好红色资源 传承红色基因 | 党史教育基地——中共安康地委机关芭蕉口旧址

西西新闻  @2021-06-21

字号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在抗战时期中共安康地委机关芭蕉口旧址芭蕉亭前,铿锵的宣誓声响彻老地委旧址。清明节前夕,安康紫阳县全体县级领导到抗战时期中共安康地委机关芭蕉口旧址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集中学习,缅怀革命先烈,回顾党的历史,弘扬革命精神,进一步增强奋力谱写紫阳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的责任感使命感。


 
在庄严肃穆的纪念亭前,全体党员干部神情凝重,石碑上清晰的雕刻着“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安康地委机关遗址碑记”字迹,记载着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捍卫党的利益和与敌人斗智斗勇的英勇事迹。讲解员详细讲解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安康地委机关转移芭蕉口小学始末过程,真实还原了那段硝烟弥漫的抗日战斗历史,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认真的聆听,切身感受老一辈革命家为了党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的党忠诚,深深的打动了每一位党员,敬仰之心油然而生。
 


据了解,紫阳县芭蕉口安康地委机关遗址形成于1940年。中共安康地委是在日寇侵占鄂西北,逼近安康地区的严峻形势下,在陕西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历经艰难曲折建立的。由于时局十分严峻,于1940年2月初将地委机关转移在紫阳县芭蕉口学校。是年5月13日,国民党地方当局制造了“芭蕉口事件”,地委机关遭到破坏。地委领导成员带领部分新党员和积极分子历尽艰险,先后到达照金后继续参加革命。他们严格践行入党誓词,以党的使命为己任,在全国各地留下了光荣的足迹,用信仰的力量书写了精彩的人生。


 
1998年,芭蕉口学校成为安康水电站的淹没区,地委机关遗址随同校址迁往向阳镇蔡家河坝。市移民局出资5万元,在校园内建了“芭蕉亭”和“纪念碑”,被安康市委、市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了更好地保护利用这处遗址,2018年7月安康市委党史研究室将其命名为“党史教育基地”。




 
回顾历史、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增强开拓进取的勇气和力量。缅怀这段短暂而不可忘怀的历史,才知道革命成功何其艰难,才知道今日成就何其不易。紫阳的红色革命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流淌,激励着我们要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红色政权。在当天的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中,全体党员干部纷纷表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要立足“十四五”新起点、新征程,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明理增信、崇德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自觉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补足精神之钙,奋力谱写紫阳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