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料微博

微信

安吴青年训练班:抗日救国 彰显青年力量

西西新闻  @2021-06-23

字号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世界的未来。


青年是民族的希望,也是时代的希望。

咸阳城北45公里处的安吴青年训练班,不仅记录着抗战年代青年群体的不屈意志,同时也深深镌刻着华夏民族自强不息的时代信仰。

安吴青年训练班:抗日救国 彰显青年力量

穿过时光的阻隔,那一段光辉峥嵘的历史岁月凝缩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欧阳静的讲述中,通过娓娓的话语,安吴青年训练班的历史光影浮现在眼前,革命时代的光辉画卷徐徐铺开。

安吴青年训练班:抗日救国 彰显青年力量

以青年之名 持救国信仰

时针倒回1937年,卢沟桥的炮火让本就满目疮痍的中华大地遥遥欲坠,神州浩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浩劫。

苍生罹难、家国难安,数万万中华儿女群情激奋。

山河同悲、九州动荡,一个个热血青年视死如生。

面对着来势汹汹的侵略者,面对着武装到牙齿的虎豹豺狼,面对着敌人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叫嚣,如何确保五千年的文明延绵不绝,如何确保神州大地寸土不失,中国共产党拨开了历史的阴霾,为中华民族指明了前行的方向。


安吴青年训练班:抗日救国 彰显青年力量

安吴青年训练班:抗日救国 彰显青年力量

洛川会议上,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高瞻远瞩,确立了抗日救亡的作战方针,而安吴青年训练班的诞生也由此肇始。当时,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为适应抗战需要和广大爱国青年抗日救国的现实需求,决定在国民党统治区陕西泾阳县创办战时青年干部学校,旨在培养青年干部、发展抗日力量。青训班的设立,一是适应了培养抗日和青年运动所需人才的需要,二是在很大程度上为青年人树立了正确的人生目标与思想信仰,团结广大青年群体为实现民族解放、国家独立而不懈奋斗。

安吴青年训练班:抗日救国 彰显青年力量

1937年10月,在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的名义下,“战时青年短期训练班”在三原县斗口农事试验场顺利举行,来自西安、蒲城等地的150余名青年学生参加学习。尽管条件十分艰苦,但是前来参加训练的学生一个个都甘之如饴。随着青训班影响力的扩大,时任陕西省教育厅厅长的周伯敏认为共产党此举冲击了陕西原有的教育秩序,遂向其舅父于右任诬告青训班强占了斗口农场。与此同时,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青训班首先搬到了云阳镇东街的城隍庙内举办,随后又迁移至安吴堡继续办学,同时也正式更名为“战时青年训练班”,时称安吴青训班。

安吴青年训练班:抗日救国 彰显青年力量

安吴青年训练班:抗日救国 彰显青年力量

播革命之火 传觉醒之光

作为一所在战时设立的青年培训班,安吴青训班在教授学员抗日战争的形式与任务的基础上,还为学生带来了三民主义、政治常识以及游击战术等方面的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安吴青训班注重理论与实际相联系,不仅体现了党的政策主张,也满足了广大爱国青年从事抗日运动的现实基础。从开班之始,党的领导人就非常重视青训班的学习与训练,除了毛泽东为青训班题词外,朱德还亲赴视察并作报告。

安吴青年训练班:抗日救国 彰显青年力量

从1938年迁至安吴堡到1940年撤回延安,安吴青年训练班共举办6期培训班,毕业学员1万3千余人 ,他们有的被送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中共中央组织部的训练班继续学习;有的被派往国民党友军或抗日民众团体,从事抗日救亡宣传工作;有的派到敌后抗日根据地或抗战前线,直接投身抗日战场,这些学员广泛分布于各地,为抗战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安吴青年训练班:抗日救国 彰显青年力量

安吴青年训练班:抗日救国 彰显青年力量

欧阳静表示,安吴青年训练班吸纳着那些满怀爱国热情与抗日信念的有志青年,他们突破层层阻碍怀揣着伟大的理想奔赴心中的圣地。在这里一群拥有着共同理想信念的年轻人结伴而行,即使面对着艰难困苦的生存条件,他们身上的坚韧与挺拔也未减分毫。带着新鲜的血液与朝气,他们为国家的发展抛洒热血。带着坚定的信念与执着,他们为民族的解放一往无前。安吴青年训练班是抗日青年的旗帜、革命青年的熔炉、中国青运史上的丰碑。广大青年群体是抗日救国的中流砥柱、救亡图存的不竭动力、华夏富强的光明未来。她表示作为教育工作者,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将一如既往的注重青年学生思想素质的提升,以先进的、崇高的革命文化培养人、塑造人。西西新闻咸阳(实习记者:史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