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料微博

微信

“电车”发展是一个漫长过程,可真有人提前做出了“不着火”的承诺?

西西新闻  @2021-12-03

字号

是万象共存,还是绝地重生?未来十年后,面向燃油车或是新能源车,市场与消费者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其实,从当前的行业态势来看,因为有顶层设计,因为有实际需求,混合动力以及纯电动汽车的时代似乎已经到来。

根据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所提供的数据显示,2021年,新能源汽车前9个月的平均渗透率超过了12%,全年的平均渗透率会超过16%。而在2020年,它的渗透率还只有5.4%。简单理解“渗透率”,就是新能源车占据市场的总体份额。他还说,针对2020年5.4%渗透率,2021年要比其翻一倍还要多。

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何新能源汽车的增长会那么快,为何特斯拉与比亚迪会分别成为新赛道和细分市场的领跑者。

根据官方数据显示,比亚迪乘用车10月全系销售88898辆,同比增长90.9%,环比增长12.5%;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售80003辆,同比增长262.9%。至于特斯拉,截至10月25日美股收盘,特斯拉股票大涨12.66%,收报1024.86美元,市值达到1.03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58万亿元),成为世界上首个跻身万亿美元市值的汽车制造商。

他们的收益就是最好的证明。然而,只有车企只做单相思还不行,还必须有政府的决策和终端的配合。呈现在眼前的是,目前国内已有部分省份计划在2030年以后全面停止燃油车的销售,而国际上的主流汽车品牌也纷纷计划在10-20年以后全面实施新能源战略。

像BBA、大众、通用都不用说了,中国市场占据他们全球销量的至少半数份额,都纷纷制定了电动车落地计划。沃尔沃前不久也宣布了激进的电气化策略,计划2025年实现全面电气化,纯电车型销量占比将达到50%,其余车型均为混动车型。相信十年之后,我们消费者所见到、买到的车或许多为新能源车了。

不过,随着电动汽车的产业化,以及在产业化之后所面临的困境,仍是业内与消费者无法回避的问题。

一方面,走向新能源主要是解决日益严峻的自然环境和能源安全,但这属于“外部性”效益,对行业与消费者并没有太大关系;另一方面,与近百年制造工艺的传统燃油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不仅是在更换赛道,它对产品调性、市场环境、消费支撑、配套设施等都提出了“决赛”般的要求。就其中一点来说,你会不会觉得当前与燃油车产品本质大致相同的情况下,混动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价格要高出许多?而且,你有车位吗?跑高速到哪里去充电?并在限水限电的情况下,你的用车成本会降低多少?

是的,与燃油车一样,电动汽车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如前所述,国家也把新能源革命看作是一个大战略,提出了《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逐步降低燃油车的产销比。那么在此情况下,相关的市场格局、产业体系、技术标准等也会应运而生,为新能源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做好奠基。

实际上,汽车动力的变革不是确定到来,而是已经到来。国家从战略的角度大力推进的目的,就是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实现技术超越,实现领先全球。而当前的新能源带头车企们能不能出现中国汽车行业的“华为?能不能成为如奔驰一样的“开创者”?

包括对今天的形势如何做出判断,对未来的趋势如何去把握,以怎样的心态来决策和行动,将决定中国车企在新能源领域的未来。

但似乎有车企已经看到了未来!?就在近日,长城汽车宣称“大禹电池永不起火”的承诺。随后就有网友说:“永不”用得有点草率了,话不能说得太绝对。

是啊,搭载大禹电池的车还没有上市呢,长城汽车凭什么获得的底气?三两款车卖出了,好几个品牌打出去了,就证明你的整合有多强?别人的电池有多弱?

请不要过早做出判断,请不要蒙蔽消费者。近两年来,包括理想、威马、特斯拉、北汽、吉利等造车新势力与传统车企,不都发生过自燃吗!?难道他们没有钱?没有技术根基?不会整合?

这世界有好多好眼力的人,请一些车企不要用心(新)把别自己和别人的眼睛蒙蔽起来了。时间会说话,承诺似流言!(WX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