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渭南市白水县史官镇南彭衙村的苹果园里暖意融融。“这枝得这么剪,才能让果子晒着太阳长大个!咱种苹果树的目的就是要多结果,结好果,卖好价!”白水县园艺站高级农艺师王小军举着枝剪刚开口,果农们的目光唰地全聚到了他手里的枝条上——这可不是普通的唠嗑,是当地果农农闲时节最盼的“田间充电课”。

果农们在沉浸式听县园艺站高级农艺师王小军(前排左一)讲解果园土壤管理技术 刘新军 摄
往年农闲靠唠家常打发时间,今年白水果农却把课堂搬进了果园。受上半年干旱、后半年雨水多、温差影响,果子长得胖瘦不均。果农们攥着问题追着农艺师问:“新品种咋种?树咋剪能多结果?”

王小军在苹果园为果农讲解修剪技术 刘新军 摄
王小军带着田间妙招来了,没有PPT、不讲“天书”,他站在果树下举着枝剪当“教鞭”。“这密枝得请出去,通风透光才是硬道理;病虫害别光靠药,草木灰+糖醋液就能以柔克刚……”王小军一边说一边剪。把树形修剪、水肥管理这些技术词,变成了“大枝亮堂堂,小枝闹嚷嚷”的大白话,果农们围着刚剪好的树,抻着脖子瞅细节,笑着说:“这课听得懂、用得上,心里踏实!”

果农们专注观察果树枝条,学习修剪技术细节 刘新军 摄
“王老师您看我剪得对不?”50多岁的园主张杨定举着钢剪凑过来。王小军扒拉着枝条乐了:“这下手够果断!就是这枝得再留半寸,给新芽儿留个喘气儿的地方。”张杨定赶紧点头,又凑到树旁对着枝条反复比划,确认剪口角度后才稳稳下手,惹得旁边果农打趣:“张杨定这是把技术要点刻在脑子里了,急着给自家果园理发型呢!”

果农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修剪枝条,实践所学技术 刘新军 摄
“以前凭经验种,现在靠技术干!农闲充上电,来年苹果准能‘胖三圈’!”果农王生俊摸着刚剪好的枝条乐呵呵地说。据了解,白水县把“田间课堂”当成苹果产业的“加油站”,接下来还要把修剪、防虫、施肥这些干货,变着花样送到果园里,让白水苹果不仅长得好、卖得俏,更能让果农的腰包鼓起来,为乡村振兴增添甜滋滋的动力!(通讯员 张娟 刘新军)
编辑/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