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清涧县供电公司:“三精三明”精准赋能,激活基层班组新效能

西西新闻 @ 2025-11-07 09:53

自国网榆林供电公司全面推进班组建设以来,国网清涧县供电公司玉家河供电所积极响应,以“321” 典型经验推广应用为契机,聚焦落后指标提升,突出矛盾化解,立足供电服务实际需求,通过明确岗位职责、优化业务流程、强化激励机制等,加快工作推进节奏,提升指标改善效率,班组整体运行效能与员工履职能力得到双重提升,为基层供电服务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构建闭环管理体系,激活全员内生动力​

8月13日一大早,玉家河供电所台区经理师一哲像往常一样,一上班就打开营销系统查看线损指标情况,发现应则沟2台区存在高损情况,线损率达40.08%,经系统分析,判断高损原因为新建台区户变关系错乱。

师一哲随即带着所里员工王伟,进行逐户排查,重新梳理并校正台户对应关系。治理后,该台区线损率大幅下降至5.2%,降幅达34.88%,台区运行恢复正常。

指标是衡量工作成效的“晴雨表”。今年以来,玉家河供电所聚焦配网线路通道巡视覆盖率、用电信息采集成功率、台区线损精细管理规范率等 8 项关键业绩指标,将指标逐项分解到日、落实到人。针对落后指标,定期召开指标分析会,安排专人跟踪整改进度,做到“日清日结”,形成 “分析 - 整改 - 跟踪 - 反馈” 闭环。

在此基础上,该所进一步优化考核机制,打破 “大锅饭” 模式,建立 “1+8+X” 立体化考核体系 ——“1” 指安全红线指标,筑牢安全生产底线;“8” 指 核心业务指标,明确加减分标准;“X” 则涵盖考勤、工单处置、资料规范等日常任务,实现考核全覆盖。同时,建立“评议-申诉-公示”考核机制,定期组织评分评议,设置申诉环节确保公平,考核结果经公示后,直接兑现绩效工资,形成了透明规范的考核流程。这一机制推动“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的理念深入人心,有效激发了员工干事创业的热情。​

优化人员配置,实现 “1+1>2” 效能

岗位职责的清晰划分是高效履职的基础。玉家河供电所落实“分层分类、精准履职”的班组建设要求,将整体工作系统划分为管理、执行与综合保障三个层面,结合员工的专业能力与年龄特点,量身定制岗位职责清单,做到人事相宜、权责匹配。

在管理层面,所长负责统筹规划,制定计划、跟踪进度、组织考核,并常态化开展安全日活动与应急演练,提升全员安全意识。执行层面,台区经理扎根一线,全面负责公变与专变台区的日常运维,同时承担业扩报装及客户走访等任务,打通供电服务“最后一公里”。综合保障层面则由综合柜员负责,专注绩效考勤、客户咨询、档案管理等后勤工作,保障供电所内部运转顺畅、管理规范。

在人员配置方面,供电所注重发挥不同年龄段员工的优势,实现能力互补。该所负责人介绍:“老同志实操经验丰富但系统操作相对薄弱,新员工理论扎实却现场经验不足,我们有意将系统操作与现场任务交叉安排,促进协作共进。”

59岁的白海艳凭借多年现场经验,负责管理54台专变、25台公变台区,服务1347户用户。她常年奔波于田间地头,开展线路巡视与业扩勘查,耐心完成电费催缴和“微服务”群推广。27岁的关通则发挥熟练操作电脑系统的优势,在管理14个台区、服务759户用户的同时,主动承担配网抢修和计量运维等“线上+现场”工作,以新方法提升服务响应效率。

这种“老带新、新助老”的协作模式,不仅促进了技能与经验的有机融合,更显著增强了团队的整体履职能力,切实实现了“1+1>2”的协同效应。

精准赋能提质,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

“以前不熟悉系统操作,走流程时总卡壳,这次参加公司的夜校培训,老师既讲理论又教实操,以后再遇到问题,我自己就能解决了!”9 月 24 日晚,玉家河供电所员工陈蓉兴奋地分享着培训收获。这一培训活动,正是国网清涧县供电公司针对基层员工实施的精准赋能举措。​

秉持 “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 的培训原则,该公司紧密结合青年员工岗位需求,系统设计培训内容,涵盖安全生产、客户服务、廉洁教育、岗位技能等多个领域,既注重专业技能培养,也强化职业素养塑造。

为确保培训实效,采用“专题培训+阶段检验”双轨并行模式,每次培训后立即组织实操考核或理论测试,及时检验学习成果,针对薄弱环节进行二次辅导,贯通 “教学 - 练习 - 评价 - 改进” 各环节。这种 “靶向式” 培训,不仅增强了针对性和实效性,更激发了学员主动学习、自觉提升的积极性,有效提升了青年员工的综合业务素质与现场处置能力,为公司打造高素质复合型一线骨干队伍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321”管理模式与“三精三明”工作法的双重推动下,玉家河供电所班组建设成效显著。下一步,国网清涧县供电公司将持续巩固拓展 “321” 管理模式成果,以标准化、系统化、长效化为方向,进一步激发班组活力,夯实基层发展根基。(通讯员 马倩 李桃季)

 

西西新闻榆林
编辑/董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