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税务总局宜川县税务局:“宜路税情”精准服务 政策红利直达快享

西西新闻 @ 2025-11-04 18:52

秋日的延安市宜川县,田间地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而在办税服务厅、企业车间、旅游景区,另一场关乎发展的“丰收”也同步上演——国家税务总局宜川县税务局(以下简称:宜川县税务局)开展的“宜路税情”税收政策辅导活动,正以“精准滴灌”的方式,将政策红利从“纸上”落到企业“账上”,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强劲的“税动力”。
 
一通电话背后的“税务速度”

“叮铃铃——”10月27日上午,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在宜川县税务局丹州税务分局响起。宜川县满山红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小兵语气焦急地说:“你好,我们刚销售了一批苹果,采购方急需自产自销农产品发票,可我们完全不清楚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税务干部胡翔一边安抚对方情绪,一边清晰列出所需材料清单:“请准备好合作社成员信息、土地确权证和购销合同……”电话这头,他同步安排实地核查工作。

当天下午,经过现场核实确认合作社符合条件后,税务部门立即为其开通了农产品自产自销发票开具模块。

“太快了!不到一天就全部办妥。”握着胡翔的手,张小兵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税务干部还把后续需要注意的政策要点都讲解得明明白白,这下我们销售苹果再也没有后顾之忧了。”

针对县域涉农主体众多的特点,宜川县税务局专门组建税务专家团队坐席咨询,创新开设“田间流动课堂”,将服务延伸到田间地头。截至目前,已开展流动课堂20余次,覆盖300余户合作社和农户,实现了从“解答一个问题”到“解决一类问题”的服务升级。

一堂税务课驱散“政策迷雾”

10月17日,宜川佰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会议室内座无虚席,一场围绕“充换电税收政策”的专题辅导课正在举行。税务干部结合最新国家标准,系统解读了充换电业务增值税政策执行口径,手把手帮助企业算好“税收账”。

“与充电桩建设的热火朝天相比,我们在税收政策适用上一直‘摸着石头过河’。”公司负责人袁超感慨道,“这次税务局的精准辅导,让我们眼前的‘政策迷雾’一扫而光。现在心里有底了,项目推进的‘油门’也敢踩得更足了。”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充换电设施建设全面按下“快进键”,然而政策理解滞后却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隐忧。

针对新能源等新兴行业面临的“政策不会用、用不准”问题,宜川县税务局专门组建“充换电服务专班”,总结提炼新国标下的税收优惠政策,开展“一对一税收健康诊断”,为企业提供精准政策支持。

截至目前,该局已为12家新兴行业企业解决政策适用问题38项,确保税费优惠“礼包”精准直达市场主体,为新兴产业健康发展注入税务动能。
 
一笔退税化解“燃眉之急”

“350多万元的退税款,从申请到入账仅用了3个工作日,真是帮我们解了‘燃眉之急’!”陕西黄河壶口文化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财务总监康菊梅,谈起不久前到账的留抵退税款,仍然难掩激动。

此前,壶口景区正值升级改造关键期,投入大、周期长,资金链一度紧张。当地税务部门通过大数据筛查,发现该企业符合留抵退税条件,“税务管家”服务团队随即主动上门,手把手辅导企业准备资料、填报申请,确保政策红利直达快享。

在税收政策的精准“灌溉”下,黄河壶口瀑布景区(陕西侧)顺利完成改造升级,游客体验显著提升,周边民宿、餐饮等业态也随之焕发新活力。

为持续助力文旅主体纾困发展,宜川县税务局构建了“主动识别—快速响应—全程跟进”的全链条服务机制,推动服务模式从“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实现企业涉税难题“未问先答”、服务超前响应。今年以来,该局已累计帮助文旅企业享受税费优惠1200余万元,组织专项政策辅导10余场,惠及市场主体600余家。

从守护农业根基到驱动产业升级,从滋润文旅产业到培育新兴业态,“宜路税情”服务活动已构建起覆盖全县经济业态的立体化服务网络。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创新服务机制,推动服务从‘普惠服务’向‘精准服务’、从‘事后响应’向‘事前预警’转变。”宜川县税务局局长冯文江表示,“要让税收服务的‘春风’吹遍县域经济的每个角落,为宜川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税动力’。”(通讯员 李文振 王清峰)

 

来源/宜川融媒体中心
编辑/席静 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