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字化、智能化为驱动,办税服务正悄然重塑着现代营商环境的底色。在咸阳高新区税务局,全新升级的智能办税场所通过“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让“数据跑”代替“群众跑”,将纳税人的“问题清单”转化为了“满意清单”。
	
	
	“以前来办税得带一堆资料,排队叫号常等半小时以上,现在一般业务登录电子税务局就能办,疑难业务通过征纳互动人工服务或来线下大厅也能快速办理,这大厅变得我都不认识了,新的分区,让排队等待时间都减少了,办税效率也比原来提高了不少!”近日,在咸阳高新区税务局办税服务厅,刚办完增值税申报业务的陕西明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办税人说。
	
	
	自办税服务厅转型升级工作启动以来,咸阳高新区税务局聚焦 “智慧、高效、暖心” 三大核心目标,从硬件设施、服务模式、数字赋能等多方面按下 “升级键”,打造出集 “智能引导、多元办税、精准服务” 于一体的现代化办税空间,让纳税人缴费人的获得感持续提升。
	
	硬件 “焕新”从 “传统窗口” 到 “智能空间”
	
	走进升级后的办税服务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清晰的功能分区:在入口处的导税咨询台,纳税人只需描述业务类型,导税员即可一次性告知详细的办理流程、所需资料清单及窗口指引。“智慧办税区” 更是人气十足——2台自助办税终端可办理发票代开、纳税申报、证明打印等52项高频业务,8台自助电脑有力保障纳税人自助办税需求,新开辟的“简事易办区”可以提供18项简事易办事项服务。新设置的“税费专家工作室” 取代了以往专项窗口和综合窗口,聚焦纳税人“急难愁盼”,实现 “一窗通办所有疑难税费业务”。“涉税专业服务机构服务区”推行涉税专业服务机构集中管理服务,落实落细税务机关、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及行业协会和纳税人三方沟通机制,收集了解涉税专业服务中的专业化、个性化问题,助力企业合规经营。
	
	服务 “提质”从 “被动等待” 到 “主动靠前”
	
	办税服务厅积极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安排党员先锋、“业务首席”每天在厅内巡回指导,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绿色通道”服务;在税费集约处理中心,税收大数据校验出的基础纳税信息不一致情况,可以由办税服务厅或主管分局核实修改,纳税人不必亲自到场办理,进一步减少纳税人线下办税频次。对于即将到期的优惠政策、存在申报疑点的企业,高新区税务局主动开展 “一对一” 辅导,变 “纳税人问” 为“税务人帮”,实现“被动问答”向“主动问需”转变。针对大型企业、重点项目,推出“预约办税 + 上门服务”组合拳,企业可提前预约办理时间,避免高峰拥堵,对于复杂的涉税业务,税务人员还会主动上门对接,确保政策红利精准落地。
	
	“之前我们公司办理跨区域涉税事项报验,需要到大厅提交纸质资料,现在通过‘线上报验 + 线下核验’模式,在家上传资料就能完成备案,税务人员还通过征纳互动跨区通办主动联系项目所在地税务机关,帮我们协调后续事宜,真是太省心了!” 提及服务变化,纳税人刘先生感慨道。
	
	数字 “赋能”从 “线下为主” 到 “线上优先”
	
	现在,92%以上的涉税业务都能在线上办理,真正实现了“多走网路、少跑马路”,截至目前,咸阳高新区税务局自助办税终端办理业务3219笔,同比增6.4%;征纳互动“跨省通办”业务办结144笔,“省内互动”办结82笔,“智能问答”受理19337条,“人工互动”受理8595次;窗口业务量同比下降31.6%,纳税人平均等候时间从原来的4分42秒缩短至3分15秒,“排长队、久等待”现象基本消失。
	
	为了让更多纳税人习惯并善用线上渠道,办税服务厅还开展了 “数字办税推广活动” —— 通过线上直播、线下培训、发放操作手册等方式,手把手教纳税人使用电子税务局APP、“个人所得税” APP、“陕西税务”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针对老年人等“数字鸿沟”群体,安排专人进行“一对一”教学,确保每一位纳税人都能享受到数字办税的便利。
	
	下一步,咸阳高新区税务局还将继续深化办税服务厅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智能咨询、自动办理能力;同时,加强与市场监管、银行、社保等部门的数据共享,推动更多涉税费业务 “一网通办”,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为高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 “税动力”。
	 
	来源/咸阳高新区
	编辑/李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