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我国西部地区在建规模最大的高铁站——西安东站传来捷报:随着最后一块总重达4800吨的屋盖钢结构桁架顺利提升至33米高空指定位置,标志着这座由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安铁路局”)建设,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施工的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站房主体结构顺利完工,全面转入金属屋面、幕墙及装饰装修阶段。
此次西安东站屋盖钢结构施工突破多项技术瓶颈,该屋盖采用全国首例山脊组合造型斜交空间管桁架结构,整体长400米、宽293米,投影面积达7.5万平方米,主桁架跨度89米,最高点与最低点标高相差11米,共有1.2万个焊接节点,构成复杂大跨度斜交空间管桁架结构体系。

为克服屋盖起伏高差大、桁架安装节点密、提升精确度要求高等诸多难点,西安铁路局西安站改扩建工程指挥部指导施工团队创新采用分区提升方案,将1.5万吨钢结构桁架划分为三个区域,分步进行提升施工作业。

作为西北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从工程技术到设计理念,西安东站处处彰显“科技+文化”的融合特色。西安东站车站规模达10万平方米,以“秦山渭水、丝路长安”为设计灵感,屋面采用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菱形形态,生动再现“八百里秦川”的壮阔气势。
铁一院西安东站总设计师杨涛指出,站房钢结构采用“建构一体”设计,立柱从屋盖顶部顺势而下,成为高架候车厅室内空间的核心元素,实现结构与建筑逻辑的高度统一。
西安东站位于西安市高铁东城中央商务办公核心区,是国家铁路网规划中的重要枢纽节点。车站建筑总规模39.4万平方米、车场13台27线,其中西渝高速场5台9线、西武高速场4台8线、西康普速场4台10线,同时预留城际场,是集高铁、普铁、地铁、公交于一体的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建成投用后,西安东站旅客年发送量预计将达到3650万人次,将极大地缓解西安铁路枢纽客流压力,对提升西安在全国铁路网中的区位作用,支撑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建设,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西安东站屋盖钢结构施工突破多项技术瓶颈,该屋盖采用全国首例山脊组合造型斜交空间管桁架结构,整体长400米、宽293米,投影面积达7.5万平方米,主桁架跨度89米,最高点与最低点标高相差11米,共有1.2万个焊接节点,构成复杂大跨度斜交空间管桁架结构体系。

为克服屋盖起伏高差大、桁架安装节点密、提升精确度要求高等诸多难点,西安铁路局西安站改扩建工程指挥部指导施工团队创新采用分区提升方案,将1.5万吨钢结构桁架划分为三个区域,分步进行提升施工作业。

作为西北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从工程技术到设计理念,西安东站处处彰显“科技+文化”的融合特色。西安东站车站规模达10万平方米,以“秦山渭水、丝路长安”为设计灵感,屋面采用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菱形形态,生动再现“八百里秦川”的壮阔气势。
铁一院西安东站总设计师杨涛指出,站房钢结构采用“建构一体”设计,立柱从屋盖顶部顺势而下,成为高架候车厅室内空间的核心元素,实现结构与建筑逻辑的高度统一。
西安东站位于西安市高铁东城中央商务办公核心区,是国家铁路网规划中的重要枢纽节点。车站建筑总规模39.4万平方米、车场13台27线,其中西渝高速场5台9线、西武高速场4台8线、西康普速场4台10线,同时预留城际场,是集高铁、普铁、地铁、公交于一体的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建成投用后,西安东站旅客年发送量预计将达到3650万人次,将极大地缓解西安铁路枢纽客流压力,对提升西安在全国铁路网中的区位作用,支撑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建设,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陕视新闻
编辑/景雪琪 谷雨霏(实习编辑)
编辑/景雪琪 谷雨霏(实习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