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山阳县:滑子菇撑开致富伞

西西新闻 @ 2025-10-22 11:39

十月中旬,商洛市山阳县中村镇沟口社区的滑子菇种植大棚内一派繁忙景象,群众穿梭在菌架之间,小心翼翼地采摘着滑子菇。一簇簇油亮圆润的滑子菇,争先恐后地从菌棒中探出头来,成为山阳县特色农业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这菇摸起来滑溜溜的,所以说就叫滑子菇。别看它表面这层黏液不起眼,营养价值却格外丰富,蛋白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含量很高,单论营养价值,比不少其他菌类都要出色。”山阳县乡村振兴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全魁介绍道。目前,沟口村90个种植大棚已投放滑子菇菌棒70万袋。


值得一提的是,山阳县乡村振兴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收回此前以租赁模式运营的食用菌基地,全面转为自主经营。这一转变既能直接掌控从菌袋培育到采摘加工的生产全过程,更有利于实现“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标准、统一销售”的规范化管理,推动企业从“管资产”向“管产业”深度转型,为食用菌产业的提质增效与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


“要是让我自己搞种植,肯定没这个底气。没技术、没启动资金,就算种出来了,后续能不能卖出去也是个大问题。现在公司自主经营,我只要定期到基地务工,就能稳稳拿到收入,心里特别踏实,干起活来也有劲头!”沟口社区居民周芝民笑着说。种植基地就在家门口,她主要负责滑子菇摆棒、剪根等工作,一个采摘季下来,最多能挣八九千元,这份收入让家庭生活更有保障。

“滑子菇生长周期短,采摘后得抓紧时间处理。要经过剪根、焯水等多道精细工序,最后腌制成半成品,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保留它的新鲜度,非常考验管理技术和处理的速度。”专程从河北省承德市请来的技术指导员王海林解释道。这种加工方式不仅有效延长滑子菇的保质期,显著提高了滑子菇的附加值,为当地村民创造了更多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让大家不用外出奔波,就能靠双手增收。

为了让沟口社区的群众牢牢扎根在滑子菇产业链上,共享产业发展红利,公司集中力量拓宽销售渠道。根据客商需求,将菌菇进行腌制、储存,等到换季时再推向市场。通过这种错峰销售模式,产品附加值能提高近30%,目前,这些滑子菇产品已远销河南、东北等多个地区,赢得了市场认可。在发展滑子菇的过程中,公司也进行错峰发展黑木耳等其他产品,同时继续拓展其他菌菇种植,后期发展前景广阔。

走进种植基地,处处是忙碌的身影:工作人员分工明确,有的弯腰采摘、有的细致剪根、有的专注焯水,每个人都干劲十足,忙得不亦乐乎。据了解,滑子菇的采摘期长达三个月,这段时间里,基地每天都需要近百名工人,大量的用工需求,为周边村民打开了一条稳定的增收渠道,让更多家庭通过参与产业发展,一步步迈向更红火的生活。

一朵小小的滑子菇,撑起的不仅是群众的“致富伞”,更是山阳县乡村振兴的希望之帆。它从田间大棚里的新鲜菌菇,变成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再成为带动群众增收、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未来,随着滑子菇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必将为山阳县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让更多村民在产业发展中收获幸福,绽放出更灿烂的振兴之花。(文 南玺)


西西新闻商洛
编辑/董明洁 陈丹娅